首页 > 特色专科 > 儿少精神科

儿少精神科

“我想离这个世界近一些,再近一些……”

来源:儿少精神科 时间:2020-06-22

  你是否去过语言不通的地方?是否也会努力地想用身体语言让别人明白你的意思?

  其实孤独症孩子跟你一样,他们也竭力地想用各种方式让别人更懂自己,他们借画语表达话语,想在同一片天空下距离你和世界再近一些。

W020200622341121609928.jpg

  一幅画顶得上千言万语。绘画者能通过一点一线、一花一木,用“画语”表达,画出他们自己,画出他们与世界的关系。

  近年来,深圳市康宁医院儿少精神科康复教育室一直在探索绘画治疗项目,并在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辅助性康复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

  绘画治疗是通过主题设置,让事件得到复演和重塑。由治疗师观察绘画者在绘画过程中所流露潜意识讯息,帮助其抒发或宣泄情绪,有助于周围的人理解他们。同时,以符合孤独症孩子认知需求的图像形式,有效促进其语言发展,提高其理解、表达情绪和社会交往等能力。

W020200622341121696559.jpg

  深圳市康宁医院孤独症谱系障碍高功能儿童疫情后的复训第一天,多名年龄在8-11岁的孤独症孩子再次回到核心社交技能课程。

  在这一天的团体绘画治疗中,陈健芸老师通过视频短片,和孩子们一起回顾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的点点滴滴,帮助孩子们回忆这个特殊的假期。

  那么,到底在宅家抗疫的日子里,孩子们做了些什么事情,心情又是怎么样的呢?让孩子们用画告诉你。

W020200622341121745931.jpgW020200622341121801276.jpgW020200622341121860502.jpg

  通过这次绘画,孩子们将所做的、所经历的、所感受的用画语表达出来。

  从稚嫩、独特的画风中,感受到他们的可爱之处,他们的内心世界也是何其的丰富,他们跟我们一样,热爱玩电子设备,有充分的兴趣爱好。

  “聊天”、“打乒乓球”、“弟弟追我”等互动画面反应不同孩子的社交关注度及社交水平,同时可以知道更多的孩子专注于独处和个人的爱好,但是能让孩子们知道喜欢社交和喜欢独处都是被接受的。

  透过此次绘画,我们也不难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对某些孩子的心灵造成一定的冲击,他们会感到无聊、不开心、害怕和生气。

W020200622341121929312.jpgW020200622341121988065.jpgW020200622341122042248.jpg

  通过此前在绘画治疗中所掌握的情绪处理小妙招,孩子们知道疫情期间要加强自我防护,懂得通过转移注意的方式(如听音乐、做运动、看书)来打发时间。

  绘画还可以作为一种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的工具,测量创造力和认知能力。

  我们知道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优势,孤独症孩子更是如此。通过绘画治疗,我们发现孩子身体的、智力的、技术方面的,或创造力方面的优势。

  他们或许更擅长绘画表达,拥有艺术天赋;或许喜欢研究与发明;或许擅长某个领域的探索……

W020200622341122108191.jpgW020200622341122160248.jpgW020200622341122218251.jpg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