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专科 > 焦虑障碍科

焦虑障碍科

究竟是什么让他频频濒临“死亡”?

来源:焦虑障碍科 时间:2021-01-18

  01 差点“死掉” ×

  小王(化名)30+,标准的80后精神小伙,也是个很潮的“时尚先生”。大学毕业就在深圳做外贸生意,虽没有大富大贵,但买了房子,也算是在深圳站稳了脚跟。

  就在一切要安稳下来的时候,小王却被谈了十几年的女朋友分了手。同时,疫情的来袭,外贸生意也变得不好做。

  尽管感到孤独和苦涩,但小王没有到感觉抑郁或影响生活程度。就在1月前,小王在家无聊,一时兴起,就换上装备到深圳湾跑步。

  没料到结果差点“死掉”!

  刚开始跑了十几分钟,小王突然感到自己的心跳像加速到了120迈,接着出了一身的冷汗。一瞬间像被人抓住了咽喉,喘不上来气,就要窒息一样。

  小王赶紧停下,却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他不知道该和谁说,怕父母担心,就拿起电话打给了同在深圳的高中同学小孙。电话一通就迫切地说起他的恐怖经历。

  刚说到心脏狂跳的部分,小王突然梗住了喉咙,心脏剧烈的跳动,好像要跳出胸膛。呼吸困难,憋气,浑身大汗,手脚都不听使唤了,伴随强烈的“濒死感”。那种强烈的临近死亡的恐惧,让小王马上坐在地上,又慢慢躺在地上。勉强跟兄弟说出“快打120,我快不行了”就挂了电话。

  死亡的恐惧笼罩着,好像世界被蒙了一层透明的隔层把自己隔开,身边的一切都变得不真实了。

W020210118373685974567.jpg

  02 没有“异常” ×

  十几分钟过后,医生抬着担架赶到,小王被抬上救护车,送往最近的急救中心。在疾驰的救护车上,在还没用药的情况下,小王竟然慢慢恢复了正常。

  更奇怪的是,到医院做完一套检查下来,没有发现哪个部分“异常”。小王不能相信,反复询问,医生给出的都是相同的答案。

  因为一切指标正常,医生当晚就安排小王出院。但小王觉得自己一定得了重病,需要在医院接受治疗,硬是在急诊科“赖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才被“撵走”。

  此后,相同的经历发生过七八次。同样被送到急诊科,在无任何医疗处理下持续10~20分钟后自行好转,同样任何检查都没问题。小王同样还是不相信,他觉得没理由,更觉得不可能,肯定身体出了问题,就赖在医院不肯走。

  后来医生发现小王的情况,可能是心理方面的问题,便建议小王到深圳市康宁医院就诊。经过详细的检查与评估,小王被诊断为“惊恐障碍”。由于近期外贸生意的问题,交往十几年女友的离开,加之没有良好的情感宣泄途径,因此促成小王首次惊恐发作。

W020210118373686035994.jpg

  03 急性“发作” √

  惊恐障碍属于焦虑障碍的范畴,是一种急性严重的焦虑发作,来的急,去的快。发作时常有明显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症状,比如心悸、胸闷、气急、头昏、哽咽感等。但到心血管科或急诊科就诊,反复检查却无明显异常。严重者可有濒死体验或强烈担心自己失控、发疯或死亡。发作时间通常仅持续数分钟,但有时会更长,甚至长达几小时。

  目前,惊恐障碍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分泌不平衡有关。也有学者指出与遗传因素和心理因素有关。有惊恐障碍家族史,或者父母其中一方患有同类精神疾病,如双相障碍等,其子女的发病几率也会增加。受到严重打击,压力无形间增大时,如失恋、遭遇重大事故、患严重疾病、亲属离世等,或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也会诱发首次惊恐发作。

  曾经没有被疗愈的心理创伤,重新被激发也可能是惊恐发作的因素。还有大量饮用咖啡、酒精,大量吸烟,服用药物(治疗哮喘、心脏病)等也可能诱发惊恐发作。

W020210118373686070928.jpg

  04 自我“疗愈” ×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惊恐障碍,或自己有惊恐发作的症状表现,一定要到专业机构就诊,排查诊断。临床上发现,由于不明病因、想要自行解决、认为症状不严重等原因,许多人不会主动寻求诊断和治疗。但科学的治疗是极其重要且必要的。

  早期治疗能够避免其他相关疾病的发生,也能够减轻惊恐发作次数和程度。目前治疗方法包括主要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眼动治疗、人际关系疗法等,通常每周1次,持续4个月。

  ►药物治疗:通常第1周就可以改善,显著改善多在药物治疗6-8周内,急性期治疗通常应持续12周,维持治疗需要6个月至1年。

  ►虚拟现实技术:将患者暴露于逼真的三维模拟场景,主动诱发出病情发作时的惊恐症状,鼓励患者坚持到焦虑恐惧缓和为止,并配合生物反馈技术,使之逐渐耐受,最终克服不合理的恐惧。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