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障碍科
老公宠我,孩子乖巧,我却总觉得心慌……
年初的一场疫情,引来了无数的担心——孩子的学业、家庭的收入、每月的房贷及家人的健康等,有没有给您也带来一些苦恼?
安子(化名)的老公对她体贴入微,宝宝甜糯可爱,本应该是幸福如蜜的日子,但不知道为什么,伴随新春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这一切慢慢发生着变化。
安子害怕自己和家人感染新冠病毒,不停地用消毒水擦拭家里所有东西,出门丢垃圾要戴双层手套、双层口罩,全副武装,劝老公不要上班,担心老公在外面被传染,看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就感觉像触电似的。
最近,还出现心慌、烦躁、乏力、出汗、失眠。她开始担心,自己是不是身体出现了问题,想着各种不好的结局……
三个月后,经过劝说,安子在老公陪同下来到深圳市康宁医院焦虑障碍科门诊,被诊断为“焦虑障碍”。
科普时间
焦虑作为人类一种正常情绪,在我们祖先进化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它让人心跳呼吸增快,注意力集中、肌肉紧张,调动着身体所有能量,战胜各种困难,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注意区分正常的焦虑情绪,如焦虑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或处境明显不符,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可能为病理性的焦虑。
焦虑障碍是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神经症。可分为慢性焦虑(即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即惊恐发作)两种形式。
1.慢性焦虑有哪些表现?
患者经常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符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这种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患者感觉自己一直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伴随一些植物神经症状,如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还会出现坐立不安,烦躁,很难静下心来等行为。
2.急性焦虑有哪些表现?
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患者几乎跟正常人一样。而一旦发作时(有的有特定触发情境,如封闭空间等),患者突然出现极度恐惧的心理,体验到濒死感或失控感。同时出现如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出汗、全身发抖等症状。一般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发作开始得很突然,发作时意识清楚。
发作时患者往往拨打“120”急救电话,去看心内科的急诊。尽管患者看上去症状很重,但是相关检查结果大多正常,因此往往诊断不明确。
发作后患者仍极度恐惧,担心自身病情,常常辗转于各大医院各个科室,做各种各样的检查,但不能确诊。既耽误了治疗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心理小贴士
1.接纳焦虑
焦虑作为一种感觉,不会真的对您的生命造成威胁,带着心慌、乏力、头晕等症状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与症状共处。
人们常会有”我太难受,没法做事,焦虑让我的生活寸步难行”的想法,这种无能为力,受控于焦虑的想法会像流沙一样让人深陷其中。培养自己“即使我很难受,但我可以”。
2.觉察焦虑情绪
当您出现烦躁不安,无法冷静下来或者有一些躯体变化,如出汗、呼吸急促、坐立不安时,可能预示着焦虑情绪的出现。
你清晰的意识到是焦虑来临,并非其它的未知的危险,避免自己陷入恐慌,加重焦虑。
3.放松训练
深呼吸法:最简单的常用方法。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鼻尖或腹部,用鼻腔尽可能地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几秒钟,然后从口腔缓慢地呼出来。当感到焦虑时可以反复深呼吸几次。
意念放松:想象自己正躺在一个美丽的沙滩上,阳光温暖着你的身体,凉爽的海风徐徐吹拂,天空湛蓝湛蓝的,一小片白云正向远方飘去。
渐进性放松:舒适的坐下或躺下,根据躯体从上到下的顺序,各部位的肌肉先收缩5-10秒,同时深吸气和体验紧张的感觉;再迅速地完全松弛肌肉20-30秒,同时深呼气和体验放松的感觉。如此反复进行,可以只进行某一部位或是全身肌肉一致的紧张练习,时间从几分钟到20分钟,也可以自我调节。
4.转移注意力
学会用行为来缓解焦虑情绪,运动、练习瑜伽、慢跑、听音乐或者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搞笑视频等,转移自己对症状的关注。
5.控制信息
针对一些特别能诱发自己焦虑的信息可以进行有效管理,比如新冠肺炎的信息,了解正规信息,减少持续关注,因为那些片面或伪科学、传言式信息除了具有贩卖焦虑的作用外,没有别的功能。
6.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当你的焦虑情绪严重到影响自己的睡眠、正常生活或工作时,请及时向精神科或心理学专业人员寻求帮助。不要通过酗酒、物质滥用等不良方式来缓解。
安子在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下,焦虑情绪得到缓解。
不妨把生病当做一种契机,一个改变自己的机会,不要怨天尤人。重新改变,拥抱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