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月20日到11月20 日,我被机构派往(深圳市)康宁医院实习,在康宁实习的日子是我忙碌、快乐并充实的日子。
在康宁医院临床心理病区(一病区),病区彭主任的安排我跟主治医生寇医生学习。除了我,跟寇医生学习的还有一个是广东医学院的,我们都叫他小桦。实习第一天,因为我不知道具体要做些什么,就跟着小桦,看他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呵呵。慢慢的了解到了一病区医生每天的例行工作就是:每天早上8:00是早交班;8:10开始查房;查房后根据病人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下医嘱;也会跟病人或病人家属进行谈话。为了对寇医生负责的病人进行简单了解,于是实习的第一天我就在翻看病人的病例,对其发病的原因及其病情发展的情况进行大概的了解,以便能够在跟他们交往的时候知道该如何去谈话。我在实习的时候已开始接触到的,也是着重接触的都是老师负责的病人,而他们也对老师带来的也穿白大褂的我很是尊敬,一开始以为我是医生呢。
因为刚来医院的缘故,我前几天还是乖乖的跟着小桦,跟着寇医生,一起去查房,一起去收新病人,一起去跟病人谈话,看着医生下医嘱,一起去参加集体治疗。慢慢的我发现我应该自己主动选择做一些事情,不能什么时间都是在跟着。我要明确自己在医院的这段时间我该主要学习什么,什么是短时间内可以学到的,什么是不需要用太多力气的,以便把时间调整好。因为虽然一病区是开放式的临床心理学病区,是针对有轻度精神症状的患者,但是依然是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助的治疗方案。而我对药物是一窍不通的,也没有医学基础,所以下医嘱,写病程记录我都是做不了的,在这些地方我下大功夫也是短期内不可能学好的,也是我社工的工作范畴之外的。虽然我是来实习,但我不是实习医生。是作为一名社工来接触了解病人的。虽然医院安排是没有分开实习医生和我们社工实习的职责,但我自己可以争取。
想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就在征求了实习老师的允许后,制订了自己每天的工作时间安排。早8:00早交班上认真听值夜班的护士的交班,对我不在医院的时间发生的情况进行了解,8:10跟主任和主治医生一起去查房,具体了解一下病人的服药后的感觉和对治疗提出的要求,这些时候就是我认真倾听的时候了;9:30左右听主任和医生就每个病人进行具体分析,看是否要调整治疗方案,在这个时候主任也会问我的一些看法和想法,我也会勇敢的把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告诉医生。然后我会去病房里看病人在做什么,跟他们一起参加集体的早操或者集体治疗,集体放松等。这些是固定的,还有一些随机的事情,比方跟主治医生收病人,给病人做心理测量问卷,给病人做康复训练,协助护士做生物反馈,缓解病人情绪,配合护士的日常测量和注射。
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一天天坚持做下来,把我的社工专业技巧运用到工作中,也取得了病人的信任,他们也接纳了我,知道我和医生不一样,也来了解我们机构是做什么的。有什么事情需要跟主治医生反映的事情也会跟我说,让我去跟医生反映,好像这样医生会更容易同意他们的要求。
“收病人”应该是医院对接病人入院(程序)的一个简称。也就是病人从门诊那里转介来病区之后,(医务人员)第一次跟病人及其家属谈话,了解情况。我在收病人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工作技巧。虽然医生收病人和我们的接案有些不同,但是所搜集的信息还是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我也在收病人的过程中充当了一名记录员和缓解病人情绪的角色。
一个月在充实忙碌中很快结束了,很喜欢跟病人在一起时谈心做活动的感觉,很喜欢跟医生一起讨论病人的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很喜欢每周四晚上听医院专家关于精神(医)学的讲课……。离开康宁也有一段时间了,听说我(实习时)的一些病人已经出院了,那个一直酷酷的不爱说话的小男孩也已经出院,去学他喜欢的吉他和街舞了;那个很安静的喜欢画画的男生也出院,开始他渐渐忙碌的中学生活了;那位产后妈妈也已经出院回家照顾宝宝了……,听到这些好消息,我感到高兴,是医院给他们重新开始新生活的希望,但是他们还是要继续服药控制病情,我真诚的希望他们可以在现在的生活中过得快乐,希望他们健康。
很感谢机构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接触到这些特殊的群体,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和内心感受,离他们那么近,对他们也没有那种神秘感了,反而喜欢上了与他们打交道。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够与这样的群体多多接触,一直陪他们度过不太一样的人生。 (侯传俊)
(来源: 深圳社工网(www.szsg.org.cn),2009-1-13; 本文摘自:深圳热线社工工作月报,2008年11月,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