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深圳康宁医院 > 公众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揭秘深圳“自杀大数据”

来源:深圳市康宁医院 时间:2015-09-11 18:11:00

  【晶报讯】你知道吗?今年9月10日除了是教师节,也是第13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今年主题是“伸出援手,挽救生命”。

  “世界预防自杀日”你知多少?

  2003年9月10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首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世界卫生组织于2014年9月4日公布首份关于自杀行为的报告,指出每年超过80万人死于自杀,多数为男性。自杀死亡人数已经超过战争和自然灾害致死人数之和,相当于每40秒就有1人自杀。

  人们在自杀前有什么先兆?有了这类倾向要怎么办?旁人对此要如何处理?昨日,晶报记者专访了深圳市康宁医院院长刘铁榜,倾听了他的分析和建议。

  自杀有四大高危职业、八大人群

  刘铁榜透露,从职业来看,医务人员、法律工作者、文学艺术工作者、媒体人,属自杀率较高的群体。“下述群体比较容易自杀:一是男性,往往会选择不声不吭、出人意料地就寻了短见;二是独身者,因其缺乏社会支持系统,所以遇到事情往往无从倾诉、没人分忧;三是酒精成瘾者;四是长期慢性疾病和严重疾病患者;五是过去有自杀史的人;六是亲友或周边有人自杀的人;七是突然遭受严重精神创伤者;八是抑郁症患者。”

  “全世界男性自杀成功率极高,是女性的两倍,因为男性往往采取较激烈的手段;但试图自杀的比例,女性比男性高2-3倍。我国基本符合世界的规律。不过,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目前这一比例差距也在逐渐缩小。”刘铁榜透露。

  10大先兆要警惕 青少年“想不开”就在2小时

  而谈及自杀者在采取行动前的先兆,刘铁榜说,一是当众说过要自杀的人;二是当情绪低落时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三是收集与自杀的相关资料并与人探讨;四是流露出绝望、无助、轻生的念头;五是把自杀作为谈话、写作等主题;六是处理自己的债务、财产,交待一些重要事项;七是收集一些自杀物品;八是跟别人说如果他走了别想念他;九是抑郁症患者性格突然变得判若两人;十是独自躲在暗处哭泣的人,也需要注意。

  他还透露,从年龄来看,我国以老年人及青春期学生自杀率较高。年轻人自杀的具体原因,往往有很现实的原因,一般是婚恋、职场和社交冲突。自杀和意外事故是青少年的两大死亡原因。“深圳是一个很年轻的城市,年轻人自杀要引起重视,尤其是学生。年轻人自杀属冲动型,事先没有计划预谋。青少年做出自杀决定,大部分都很冲动,往往在2小时以内。这种自杀行为,难以预防,让相关人员懊悔不已,带来的冲击要远大于年长的人。因为年长的人自杀,一般会有长期的准备,深思熟虑,而且往往主要是为了自我解脱或便利他人。”刘铁榜说。

  深圳市心理危机干预热线:25629459

  深圳市疾控中心2008年发布的中小学生调查显示,4000多学生在此前一年中

  12.1%考虑过自杀,

  6.6%做过相关计划,

  2.2%曾采取过措施。

  2005年,深圳市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7000多位18岁以上深圳居民中

  0.79%曾采取自杀行为,

  1.04%做过计划,

  4.88%有自杀意念。

  不要独处要倾诉 防范自杀有6招

  有自杀倾向的人,需要注意哪些?刘铁榜的建议是:

  ●要意识到自杀不是最好的、唯一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没有跨不过去的门槛。家人、心理医生都会提供帮助。

  ●患上抑郁症或其它心理障碍,一定要尽早看医生。再大的问题也可以治疗。

  ●若有自杀倾向,千万不要独处,长期孤独胡思乱想,这叫‘社会隔离’,要和亲友们在一起。

  ●要倾诉,不要压抑,有心事直接讲出问题,要求助、要向社会支持网络发出警讯。

  ●撤下火线,不要在“火上烤”,避开源头,物理隔离一段时间。

  ●留一个念想,唤起责任意识,抛开偏见,敢于面对。

  亲朋好友,要当好生命的守护者,充当“守门人”。他说,对于身边有自杀倾向的人,“一是观察他,关键时候要给予帮助,助其走出难关;二是给予积极有效的帮助;三是陪伴他,让他不孤独,但不要监视,要内紧外松;四是鼓励他,让他及时就医和接受治疗,帮他跳出绝望的漩涡;五是理解他,不分贫富贵贱,不要歧视,不能说他是生活的失败者。”

  晶报2015年9月11日A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