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及家属需要的他们都想到了,想不到的他们也想到了。”近日,深圳最受欢迎便民惠民服务评选活动第八站来到深圳市康宁医院。在医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和市民代表实地体验了医院的便民服务措施。
便民服务措施一应俱全
走进康宁医院,赫然映入眼帘的是医院宽敞明亮的门诊大厅,便民服务中心在大厅中央。
门诊护士长谢淑娟介绍,目前医院除急诊外,各科室均可预约,每月放号量达到6000个左右。精神障碍患者一般由家属陪同看病,她建议家属可先到便民服务中心,判断患者需要挂号的科室。同时,谢淑娟表示,医院的门诊楼共有5层,便民服务中心在各楼层均提供服务,主要负责医院的便民服务和导诊咨询,给患者提供专业指导等;便民服务中心提供纸杯、开水、轮椅等便民工具也一应俱全。
考虑到接诊人群的特殊性,康宁医院还将医院的急诊和普通门诊分开,部分情绪暴躁、失控的患者会直接送至急诊处理。
为患者开辟绿色通道
考虑到精神疾病患者就诊的特殊性,康宁医院推出了异常检验结果电话通知服务。“每个医生一般有5~10个异常病人,每日电话通知的量为70个左右”。谢淑娟说,检验科完成检验项目后将报告单送到申请医师手上,医师如发现结果异常,即电话通知患者或家属。
为了患者能最快速地送至医院,康宁医院还开通了绿色通道,为患者提供咨询、联络和转介服务,实现与社区的双向转诊。目前,绿色通道基本覆盖深圳各区的社康中心。此外,每年康宁医院的专家还会为社康医生提供1到2次的精神卫生知识培训。
同时,医院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开设了记忆讲堂等公益活动。“很多科室都有自己的公众号,向市民科普健康知识”。谢淑娟说,该院记忆门诊每月还会举行免费的记忆讲堂,康复科“精神康复家属学校” 每周一期。
帮患者早日融入社会
当天上午,记者和市民代表还参观体验了医院的儿少精神科儿少康复教育室。一走进科室,坐落在门口的自助服务终端机里面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记者操作发现,该终端机主要供患者家属使用,家属可以在该终端机上查询医院的机构信息、包括部门介绍、病种介绍等,还可以在该终端机上填写就医满意度情况。医院为每一个患病孩子提供唯一账号,家属还可以在终端机上查询患儿的康复情况。
儿少精神科副主任王晋涛表示,儿少康复教育室接收的儿童以12岁以下为主。医院成立了家长资源中心、设立了小型的图书馆,家长们可以免费在此借阅部分少儿治疗、职业康复等方面的书籍,帮助孩子康复训练。
在精神康复科康复治疗部,这里不仅有好的服务和硬件设备,还有高水平的治疗手段。棋牌房、画墨坊、厨乐坊等。此外,康宁医院还聘请了专业的服装设计师、手工艺师傅等来教患者插花、缝纫等,患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技能进行学习。“这里就相当于一个小社会,让患者学会社交和生活技能,帮助他们早日融入社会。”精神康复科副主任张春玲说。
市民留言
医院的服务很周到、细心,患者家属能想到的他们都想到了。为患者设置的康复训练很便民,可以让患者接近社会生活,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市民 陈健
市康宁医院的微信公众号是很贴近民众的,由科内的医生来推送文章,很亲民。儿少精神科更像是蒙特利梭的早教班,在走廊里都可以听到孩子们和教师的笑声,老师的眼神里都能看到对孩子的爱。医院大厅简洁而干净,没有过度刺鼻的消毒水味道,感觉很舒服。
——市民 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