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深圳康宁医院 > 公众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心理专家刘铁榜在市民文化大讲堂传授自我修复精神心理状态秘诀

来源:深圳晚报 时间:2021-01-27 09:23:00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学会自我调适情绪显得尤为重要。2020年12月20日,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科联联合邀请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深圳市康宁医院院长、深圳市社会心理服务协会会长刘铁榜作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为市民朋友带来了一场以“做自己的心理大夫”为主题的讲座。

  相对于巨大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中国的精神心理服务资源还十分匮乏。截至2015年,全国实际开放精神专科病床433090张,每万人约3.15张;每十万人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2.19名,护士5.51名,均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2019年,深圳市常住人口约1343万,但精神科床位约1680张、精神科医师仅368人,从业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管理师等也十分有限。

  为了让更多的市民学会自我修复精神心理状态,刘铁榜院长从常见的精神心理问题,自我评估精神心理、维护自身精神心理健康的方法以及哪些情况下应该寻求专业帮助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讲解。

  常见的精神心理问题有哪些?

  职业倦怠、失眠症、抑郁症等

  按不同年龄阶段,常见精神心理问题可分为成人、孩子、老人三类人群。成人面临的常见精神心理问题主要有职业倦怠、家庭暴力、失眠症、抑郁症等;孩子主要有自闭症、网瘾、校园霸凌等;老人主要常有空巢综合征、遗弃综合征、老年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

  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精神心理问题大致可以分为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精神病三类。心理问题可以影响、困扰所有人,但其症状表现及严重程度不满足任何一种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标准。心理问题常常可以通过自我调适或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专业帮助的方式得到缓解。但处理不及时或者处理不当,则可能滑进心理障碍的门槛。

  心理障碍并非影响所有人,但会困扰一个十分巨大的群体。据调查,心理障碍群体在美国约占40%以上,欧盟国家大约30%,中国约15%,深圳接近20%。

  心理障碍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相对严重,存在社会功能方面的损害,达到了某种轻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并且心理障碍带来的烦恼和痛苦往往无法自我解脱,而需要精神心理专业人士帮助,使用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助眠药等药物,或者需要心理治疗等。

  精神病这类严重的精神问题相对比较少见。精神病患者现实检验能力受到损害,出现一些病态的知觉、观念或行为,往往对他人和社会造成很大的困扰。他们通常对自己的异常言行和感受缺乏觉察和自知。对于这类精神心理障碍,患者本身常常无法调适,心理治疗效果也十分有限,需要接受精神专科药物治疗。

  如何自我评估精神心理是否健康?

  四个维度自我判断心理健康

  要做自己的心理医生,需要学会对精神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自我评估。刘铁榜院长在讲座上向市民们介绍了一些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观念、标准与尺度。

  心理健康自我判断的经验标准主要有四条,自己与过去是否一样、与别人是否一样、与现实是否一样、与常理是否一样。当一个人在出现精神心理障碍之后,不仅其内在和谐统一受到损害,也会失去与他人、与现实、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

  法学上,精神心理健康的人,具有正确辨认周围事物和调节、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而精神发育迟滞以及某些严重精神障碍急性期患者,其现实检验能力和控制自身行为能力削弱甚至丧失,在病理性知觉、信念等支配之下可能会出现刑事犯罪。

  诊断一个人精神心理是否存在障碍、是何种障碍,在精神医学上有十分严格的标准和规定。国家精神卫生法规定,精神障碍的诊断必须建立在精神检查的基础之上,必须由具有资质的精神科医师作出。

  精神心理障碍患者往往出现无明显原因的性格改变,兴趣爱好显著改变或突然改变、对周围事物的兴趣逐渐丧失,逐渐丧失细腻或高级情感体验能力,对关系亲密的人或事漠不关心,对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无动于衷等18项征兆。

  儿童青少年语言、思维、情绪及行为尚未得到充分发展,精神心理出现障碍时的表现与成人相比也有所差异。儿童抑郁时通常出现成绩忽然下降、自我评价毫无价值、对外界似乎漠不关心等12个信号。

  自我评估还可以借助一些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精神心理症状自评筛查工具。但不管是自评量表还是专业人员使用的他评量表,评定结果都只能提供参考。确切的精神心理疾病诊断,必须经由具有资质的精神科医生在详细的病史询问、精神状况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之后才能作出。

  对于社会公众,相比心理健康自评量表来说,更重要的是提高心理保健意识、提高自我心理防护水平。

  如何维护自身精神心理健康?

  健康家庭文化有助于成员应对变化

  要做自己的心理医生,也需要学会对精神心理健康进行自我维护。刘铁榜院长建议首先应该使家庭文化健康起来。健康的家庭文化,会给每位成员提供具有丰富心理弹性的文化基因,去应对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

  刘铁榜院长认为应该健全家庭的基本物质与精神功能。家庭不是学校,不需要老师;不是车间或办公室,不能只是干活;不是法庭,不能老是吵架;不是提审室,不能搞逼供;不是电视房,不能总是看电视;更不是搏斗场,不能有家庭暴力。

  家庭需要的是家人,需要父母、丈夫、妻子或孩子。家庭不需要太多的理性、太过僵化的原则,需要温情、好玩、快乐和轻松。

  中国家庭过于重视子女、知识、物质、规矩与控制。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家庭普遍缺乏家庭实现其功能所需要的沟通、欣赏、分享与分担、幽默、童心、浪漫、亲昵和情话。

  同时,研究家庭的学者们倾向认为家庭并不存在所谓的公认理想模式。家庭是否理想,取决于家庭成员共同的感受,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特有的理想的运行模式。

  刘铁榜院长认为一个成熟家庭,往往具有6个特点。家庭成员互相陪伴、分担与共享,彼此之间有适当的界限与秩序,有默契。成员间的关系具有建设性与创造性,充满亲情与温情。在遇见矛盾时,家庭拥有完善地解决问题的机制。

  功能健全的家庭,能够成为家庭成员的心理休闲地、加油站、减压室和维修厂。相反,功能不全或者紊乱的家庭,会成为家庭成员心理问题的滋生地、发酵池、加速器和燃爆点。

  刘铁榜院长还建议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提升心理素养,是每个人终生都要面对的课题,需要个体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不断学习、体悟和磨炼,需要观察、模仿,也需要有勇气付出试错所需要的成本。

  什么情况需要寻求专业帮助?

  自助无效时应及时寻求帮助

  精神心理医学作为一门临床医学,专业的服务需要有长时间专门的训练。

  刘铁榜院长表示,当疑有某种精神障碍、已经出现持久的心身症状、心身症状已经妨害社会功能等,采用非专业自助行动无法解决或无法奏效的情况时,应该消除耻感,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在一定的程度内做好精神心理问题的自我诊断、自我修复,这不仅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需求。做好了自己的心理医生,获益的不仅是自己,身边的家人、亲友和同事也能从中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