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深圳康宁医院 > 公众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面对疫情,深圳市康宁医院心理专家提醒:五个要诀可以保持心理健康!

来源:深圳市康宁医院 时间:2020-02-03 08:45: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猝不及防。不少人为此睡不好、吃不香,焦虑紧张、惶恐不安。面对疫情,如何要维持心理方面健康?深圳市康宁医院心理学专家提醒 “五个要诀可以帮到您!”

  要诀一:获得安全感

  现实安全感

  1.如果你身在疾病流行地区:尽可能留在家里,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居室保持清洁,经常开窗通风;随时保持手卫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不随地吐痰;做好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如监测体温);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食物要煮熟,饮食健康有营养;适当运动,保持充足睡眠;外出时应佩戴口罩;

  2.如果你身在疾病流行地区外:避免到疾病流行地区,同时做好以上防护。

  心理安全感

  1.及时获得真实有效的疫情信息。不传谣不信谣,避免对疫情过度关注,把握“接近与远离的平衡”,避免因过度接收信息而导致的压力。

  我们建议:每天仅在固定时段内,查看权威信息平台发布的消息,比如:世界卫生组织、各级卫健委官方信息发布平台,新京报等媒体。不要被动刷手机接受消息;不要过度关注、轻信信息来源不明确的截图、视频,关注必要的信息,减少杂音。控制自己每天接收疫情相关信息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睡前不宜过分关注相关信息。获得控制感能够增加我们的心理安全感。

  2.获得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知识能帮助我们学习良好的应对方式、纠正不合理的想法和信念,缓解过度的负性情绪、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更有效地应对当下的危机。

  我们建议:浏览权威的心理健康平台,例如,精神卫生686、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心理医院、深圳市康宁医院微信公众号等。

  3.获得心理支持。与关心你且有正能量的亲友联结在一起,表达感受、交流体验、分享知识、相互扶持,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单,能极大地增强我们的心理安全感。

  4.为将来制定安全感计划。立足当下的安全感为将来制定安全感计划,不但可以让我们的安全感扩展延伸,还能在增强掌握感的同时夯实安全感。可用“蝴蝶拍”持续植入并增强当下的安全感,具体步骤如下:

  双臂在胸前交叉,右手在左侧、左手在右侧,轻抱自己对侧的上臂或肩膀(如果不习惯这个姿势,也可以双手分手放在同侧的大腿上)。

W020200211481435904888.jpg

  双手轮轻拍,左右各拍一次为一轮;用自己感觉合适的轻重和速度轻拍自己,一般速度较慢,4-6轮为一组。感受当下安全。感受到自己此时此地正在房间里(或当时身处的地方),体验身体的姿势以及与周围环境的联系(例如双脚放在地上,后背靠着椅子,家人在身旁等),默默告诉自己“我是安全的”。

W020200211481436008340.jpg

  开始轻拍。不断告诉自己“我是安全的”,感受自己与周围环境的联结,同时允许头脑中(想法、情绪、画面等)和身体的体验自然浮现。拍完一组后停下来,做一个深呼吸,体验安全感。

W020200211481436082986.jpg

  如果轻拍过程中或停下来时有安全感,说明体验是正性的,可以再拍一至两组。如果出现负性感受,注意力要回到现实的环境中,可以尝试在所处环境中寻找5种颜色的物体及某种质地的物体、体验脚踩在地面的感觉等。如果有必要,可以想象把不安全的感觉放入容器中,并把容器送到遥远让自己安心的地方。

  要诀二:获得平静感

  应对过度的焦虑紧张情绪

  1.安抚自己:听舒缓的音乐、打太极、做瑜伽、深呼吸、洗热水澡、散步、喝茶、做手工、看看或抱抱可以慰藉自己的美好物件,回忆以往美好的经历、与宠物玩耍、与亲友聊天、栽花种草等。

  2.转移注意力:做喜欢的事情,看喜欢的书籍、电视、玩不费脑子的小游戏,以及第1项中提到的各项活动等。

  3.疏泄紧张焦虑:撕纸、涂鸦、扔/砸枕头、运动、拳击、跳劲舞、大声喊叫(做好隔音处理),允许自己哭泣,写写日记等。

  挑战灾难性想法

  1.辩证地看问题,不要只往坏处看。

  2.多回忆在每一次遇到危机时你曾如何面对,重新肯定自己的应对能力。

  3.以合理的态度看待事情,尝试以更广阔的角度了解问题的影响,疫情的确会带来短暂的影响,但长远而言,事情最终能改善及成为过去。

  4.保持对前景的盼望,即使在危急时期,也不要忽略我们身边的美好事物。

  5.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做好自我防护和家庭隔离,劝说朋友家人不要外出,做好消毒、洗手、戴口罩等措施;组织一些当地互助群。帮助留在湖北的朋友、家人,做一点有用、但他们无暇顾及的事。

  处理睡眠问题

  1.卧室环境有利于睡眠的。床的位置摆放合适、有遮光窗帘,床上放置让自己感到安心的物品(如抱枕),可以让卧室充溢着令自己平静愉悦的气味;

  2.不喝刺激性的饮料,睡前避免喝酒、不吃调味过重或含糖过多的食品;避免看暴力性的电视或书籍;

  3.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傍晚适当运动,结束后充分放松,睡前阅读轻松读物、听舒缓音乐、做放松练习,培养积极的心理定势(如上床前写感恩日记)。

  应对噩梦

  1.告诉自己现在是安全的;

  2.白天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节律,定时睡觉起床,适当锻炼;

  3.白天与信任的人讨论担忧,减少过度接收疫情相关信息,留有交流轻松话题的空间和时间;

  4.可以对噩梦情境进行修改,使之变成一个正能量的故事,睡前可以把这个故事想一想;

  5.做想象练习,例如想象把影响睡眠的画面、想法、情绪等放入容器中,待时机合适时再进行处理,睡前做安全地/平静之所的想象,逐步过度到睡眠。

  维持有规律的生活和正常作息

  吃健康营养食物、按时作息、适当锻炼,不暴饮暴食,不“耗竭式”玩乐,避免过度投入工作或过分劳累。

  要诀三:获得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效能感

  感受并运用自身能力、力量和资源来帮助自己

  1.让自己身处安全或相对更安全的地方,做好自我安全防护;

  2.选择及时获取真实有效的疫情相关信息,响应政府倡议;

  3.学习自我安抚技能和减压方法,保持身心平衡;

  4.选择不信谣、不传谣;

  5.在疫情防控的相关指引和框架下,尽早恢复学习、工作、社交、玩耍等。

  运用自身能力和资源恰当地帮助他人、社区

  1.协助/建议亲友做好个人防护和隔离,响应政府号召,减少交叉感染,不给社会增加负担;

  2.从实际帮助和情感支持等不同层面关爱亲友;

  3.利用微信、短信等方式,恰当传播疫情防控的正能量;

  4.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资源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例如帮助湖北的亲友做一点有用、但他们无暇顾及的事,参与抗击疫情相关工作、捐钱捐物,当志愿者等。

  要诀四:获得联结感

  与关爱自己的人联结

  1.主动联系关心关爱自己的亲友,通过电话、短信、微信、视频等方式,分享信息、聊聊家常、讨论关切的事情、吐露心声、送出祝福等;

  2.翻看过去的照片、视频等,感受亲情友情。

  与同事、邻居、社团、协会、社区等联结

  1.通过微信、电话等表达问候和善意,分享信息,参与讨论;

  2.及时了解疫情相关信息,如新闻报道、政府相关的政策和倡议;

  3.生活中向邻居、保安、清洁工、社区管理人员等表达友好,提供帮助;

  4.帮助家庭内部增强联结。

  与自己联结

  1.每天花点儿时间照料自己的饮食和健康;

  2.时常做呼吸练习、感受自己的身体,感受自己当下正在做的事情,感受身处此时此地,感受自己与环境的联结;

  3.接触安抚情绪的物件,如毛线玩具、照片、信件、衣服;音乐、书籍等;

  4.把日常生活的点滴记录下来,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做自己的陪伴者;

  5.做自我联结的想象练习。每天做一次安全地/平静之所练习,做内在帮助者练习(想象一个对自己有引领作用的人或物,遇到困难时向其请教)。

  要诀五:点燃希望和保持恰当的积极期待

  1.坚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2.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和倡议,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

  3.关注美好事物,积极参与正能量传播行动,促进全社会合理的期待;

  4.尽快在合理条件下恢复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