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突然坐立难安,一量血压就飙升,可我从前血压一直都是稳稳的呀!”48岁的米先生(化名)是深圳某公司的中层领导,工作能力“杠杠的”,可谓公司家庭的“双料顶梁柱”。可是近期,身体一向“倍儿棒”的他却突然遭遇“血压刺客”,看着“蹭蹭涨”的数值,他急得四处求医。
没想到,做了一系列检查后,医生却说他不一定是高血压。“你以为只是身体出了问题,实际上,可能是情绪正在经历一场‘浩劫’。实际上,焦虑症经常会‘伪装’成高血压、肌肉疼痛、反酸呕吐等症状。”深圳市康宁医院心身诊疗科的蔡主任说。
血压飙到160,医生却说不见得是高血压?
米先生回忆,其实他已经有一段时间被失眠折磨到“怀疑人生”了——不仅晚上难以入眠,多梦多醒,白天还头晕心慌、胸闷气短。有时候还会打嗝反酸,影响胃口,人自然也清减了不少。痛苦难耐之际,他一量血压,更是不得了!“不舒服的时候一量,收缩压竟然升到160mmHg!我从来没出现过这个问题呀!”米先生大惑不解。
在家人的担忧和督促下,米先生也曾求医问诊,但是精神状态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差。“折磨了四个月,实在受不了了。朋友说我可能是遇上了心理问题,建议我来深圳市康宁医院看看。”米先生说。
经过一系列检查和评估,在排除器质性病变后,米先生被确诊为焦虑障碍,并伴有轻度抑郁。深圳市康宁医院心身诊疗科主任医师蔡溢安慰他:“收缩压测量数值高不一定就是得了高血压,也可能是焦虑导致的血压暂时性不稳定。我们治疗一段时间再看看。”
经过半年的治疗,米先生的睡眠好多了,现在可以连续睡6个小时的安稳觉;在没有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他的血压也已经基本恢复到正常范围。
“给自己算命”的心态是身心俱疲的“幕后黑手”
“医生,你说我的身体到底是为什么要和我‘闹罢工’?”面对米先生的疑问,蔡溢建议他重新审视和分析近期经历的重大变化。
原来,在米先生踏入医院的半年前,他刚刚肩负起公司一项重要的业务。由于新业务开展难度大,他陷入长期的精神紧张。有一次忙中出错,更是让他久久难以释怀。“从那次重大失误起,我就开始晚上睡不好觉了。经常做梦,梦境还都是和白天的工作有关。”米先生回忆道。
渐渐地,他失眠次数越来越多,他开始在朋友的推荐下服用一些安眠药物,但是药物的副作用导致他白天头昏脑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也越来越差。“自己状态越差,我就越担心再次失误;担心越多,晚上就越睡不着觉。越睡不着觉,就越依赖安眠药物,白天状态就更差……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终于再也撑不住了。”米先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症结”。
“许多焦虑患者都会对外界的变化产生夸张的、灾难化的预估。比如,一项工作刚刚开展,就觉得自己肯定要出错,不仅会被领导责怪,还会失去晋升机会甚至工作岗位;再比如,在准备大考的过程中,觉得自己肯定要‘考砸’,前途也会随之陷入一片黑暗……越想心越乱,反而容易出错。这种‘给自己算命’的心态往往是身心俱疲的‘幕后黑手’。”蔡溢解释道。
焦虑会让精神处于长期高压紧绷状态,进一步导致身体的“失控”。对米先生而言,除了遭遇失眠多梦、血压升高、食欲降低外,他还有心跳加速、呼吸不畅,以及全身多处肌肉酸痛、莫名一身冷汗等症状。“还有一些患者,因为焦虑产生发抖、呕吐、惊惧,甚至濒死感,然而却很难把这些身体上的巨大痛苦与心理健康水平下降联系起来。”蔡溢补充道。
药理、物理、心理“三管齐下”助患者重拾健康
“心清则神静,神静则身宁,身宁则体健”是我国传统的养生哲学。在现代医学领域,心身医学作为新兴的医学分支学科也正在蓬勃发展。蔡溢所在的心身诊疗科,是目前国内少有的精神科特色科室,以合并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进行诊疗为特色,擅长难治性精神障碍。
在给米先生治疗的过程中,蔡溢除了开具了少量处方药,同时还采取了经颅磁等物理疗法,以及基于认知疗法的心理辅导。“我们会通过药理、物理、心理‘三管齐下’的方式,帮助患者找回健康作息,正确看待自己和外界的变化,最终回归生活正轨。”
“事实上,大部分的慢性疾病都与我们的情绪息息相关,长期的较高水平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没有处理好,就会慢慢演变为躯体问题,比如抵抗力下降导致病毒感染,血压、心率剧烈波动等。身心是一体的,我们除了要重视身体状态外,也要注重提升心理的健康水平。遇事不要奉行‘能忍则忍、得过且过’,要时常与自己的身心坦诚沟通,尽量积极地把问题化解在初始阶段。”蔡溢建议。
焦虑的“马甲”有多离谱?蔡主任总结焦虑“三件套”
1.精神焦虑:总觉得自己要完蛋,比如:“方案不过会被开除!”
2.躯体化“表演”:头痛、胃胀、尿频、血压高……全身戏精附体!
3.检查单“打脸”:跑遍医院查不出毛病,医生最后来一句:“要不看看心理科?”
蔡主任给焦虑打工人的贴心话:
1.人到中年,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心态先崩了,身体自然也扛不住!
2.免疫力很重要,除了要提高身体免疫力,还要提高心理免疫力。
3.焦虑的人往往负责能干,也爱追求完美。但适当“放过自己”,才能开启更好的人生!
蔡主任给焦虑打工人的“自救指南”
1.好好吃饭:别啃着外卖愁KPI,有营养的身体才能更“扛造”!
2.好好睡觉:能不熬夜就不熬,睡好才能神清气爽地“职场打怪”!
3.规律运动:每天走8000步,焦虑追不上你!
4.要找事干:太闲容易胡思乱想,生活除了诗和远方,还要有喜欢的事业或兴趣爱好!
5.良好心态:别给没发生的事“写悲剧剧本”!未来不可知,努力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