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深圳康宁医院 > 就医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康宁人文丨“把光带进大山,把心灯点亮”

来源:深圳市康宁医院 时间:2025-10-17 09:10:11

  2024年10月,深圳市康宁医院精神科医师梁薇、余欣前往汕尾市陆河县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陆河三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对口帮扶。作为该县首家公立精神专科医院,陆河三院开放床位80张,医护人员仅30人,近乎从零起步。一年间,两位医生将深圳的临床经验和管理模式带到山区,在集市、校园及线上直播间多维度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被当地群众誉为“看得见、摸得着、喊得应”的深圳医生。

余欣医生在陆河三院看诊

  一、从“一人帮扶”到“全院造血”,助力医共体守护精神健康  

  面对医护队伍年轻、临床经验不足的现状,两位医生创办“陆河精神大讲堂”,每周二下午组织定期业务学习,内容涵盖重性精神障碍、儿童情绪障碍、睡眠医学及MECT规范操作等;通过定期病房查房持续优化治疗方案,提升病房周转率。依托当地医共体机制,陆河三院与陆河县人民医院紧密协作,两位医生每周赴陆河县人民医院坐诊,为不便前往精神专科医院的患者提供专业而暖心的诊疗建议。

  二、从“定点坐诊”到“流动义诊”,破除山区精神健康污名  

  陆河县地处山区,群众对精神疾病往往“避而不谈”。两位医生联合街道、妇联、教育等部门,把义诊服务推进到街道、校园和卫生院,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筛查与咨询。例如,2025年3月5日,在陆河县河田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医心相伴情暖基层”精神心理义诊活动。活动现场,医生团队针对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常见精神心理问题,为群众提供专业的诊疗建议,同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还围绕精神科用药指导、家庭护理技巧等内容进行健康宣教,发放《心理健康手册》。此次义诊累计服务群众80余人次,发放健康宣教资料80余份,切实满足了基层群众对精神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

  三、从“普遍宣讲”到“精准引导”,守护留守儿童心灵成长  

  针对山区留守儿童多、情绪问题突出的现状,他们多次前往陆河县河城第二中学、水唇中学开展心理讲座,他们通过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师生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学生设计减压呼吸放松训练,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增强心理抗压能力。陆河县妇女联合会主席朱贝吉表示:“深圳医生把心理课讲得比故事会还生动,孩子们第一次愿意把‘坏情绪’说出来。”

梁薇医生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四、从“专业讲解”到“通俗传播”,借助新媒体拓宽科普边界  

  为使心理健康知识更易于传播,梁薇医生撰写多篇科普文章,详细解析躯体不适与焦虑障碍之间的关系,帮助公众科学认识心理问题。例如,她针对心理问题低龄化与躯体化就诊潮问题,撰写了《孩子身体不舒服却是心理生病了?——关注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躯体化表现》等一系列科普文章。在文中,这种“躯体化”现象,实质是青少年在面对难以言说的情绪压力时,潜意识将心理冲突“转译”为身体不适的一种防御机制。识别此类问题需要家长和医生具备“双重视角”,既关注身体症状,也倾听其背后的情绪呼救,从而避免孩子陷入反复检查、却忽视真实需求的就医困境。这些文章通过陆河县医共体总医院公众号等渠道传播,单篇阅读量迅速破千,许多群众留言表示“原来是这样,终于能看懂了。”这些文章帮助公众科学认识了心理问题,也为山区心理健康科普提供了不受时空限制的新方式。

  五、从“单向输出”到“双向成长”,真情滋养帮扶合作之花  

  一年帮扶期满,梁薇和余欣医生在总结中写道:“我们和当地医生一起完善精神科诊疗规范,也学会了用客家方言抚慰深夜痛哭的母亲;我们带去了深圳的临床经验和管理方法,也带走了大山的坚韧与温情。精神卫生远不止于病房诊疗,更要让每座山峦、每个村落都回荡着这样的认知:心灵染恙,勇敢倾诉;寻求援手,绝非羞耻。”

  未来,我院将继续深化与陆河县的合作,将“心灵守门人”的种子播撒至更多粤东革命老区,推动优质精神卫生资源“下得去、留得住、长得大”,为乡村振兴注入温暖而坚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