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来了!对很多家庭来说,这是孩子和父母相处时间最多的假期之一。
假期伊始,家长可能还幻想着和孩子共度“温情时刻”,然而,现实却往往是一场场“家庭大戏”接踵而至。
妈妈:“别玩了,你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手机,看看书也行啊!”
孩子:“才刚玩了五分钟,你怎么就开始唠叨?”
爸爸:“整天待在家里躺着,怎么不去做点运动?”
孩子:“我又没有完全不动啊,刚才还在‘撸狗’呢!”
是不是有一种熟悉的心累感?
寒假的亲子时光,似乎充满着摩擦和不愉快。家长们可能不自觉地开始“监督模式”,而孩子们却渴望更多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
但其实,如果家长们能掌握一些沟通的小技巧,寒假也可以是增进亲子关系的良好时机。
今天,特意为各位家长准备了一份“亲子沟通秘籍”,帮助家长增进与孩子间的理解,让寒假时光更加和谐愉快。
寒假亲子沟通“四大”秘籍
▼
秘籍一:营造良好沟通氛围
· 创造沟通机会:安排专门的家庭时间,如一起做饭、散步、看电影等,自然地开启对话,避免让孩子觉得沟通是在被刻意审问。
· 保持平等态度:家长要把孩子当作独立个体,以平等姿态交流,不摆权威架子,认真倾听孩子想法感受,不打断、不急于评判。
· 注意语言表达:家长应使用温和、友善的语言,避免指责、批评和命令式语句,如把“你怎么又这么晚回家”换成“你回来晚了,我很担心”。
· 避免频繁唠叨:如反复提醒孩子学习、收拾房间等,会让孩子觉得不被信任,产生厌烦逆反心理。
秘籍二:有效倾听与表达
· 专注倾听:孩子说话时,家长要停下手中事,用眼神、点头等给予关注,还可适当复述孩子的话,确认理解。
· 清晰表达:家长表达观点感受时要清晰准确,用“我”开头,如“我觉得你最近玩手机时间有点长,我有些担心你的视力”,让孩子了解家长出发点。
· 鼓励表达:家长要多鼓励孩子说出内心想法感受,即便不同意,也先肯定其表达勇气,再交流看法,如“我很欣赏你能跟我说你的想法,我们来一起讨论一下”。
· 避免空洞说教:讲大道理却无具体建议和引导,如“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才有好前途”,孩子会觉得抽象、不切实际,难以接受。
秘籍三:恰当处理分歧冲突
· 控制情绪:有分歧冲突时,家长可以通过深呼吸等方式,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再跟孩子沟通,避免情绪化反应使矛盾升级。
· 寻找共识:家长要与孩子一起分析分歧点,找共同目标和利益,如讨论学习计划时,共同目标是提高成绩,以此为基础协商具体方案。
· 适当放手:非原则问题上,家长可适当让孩子作主,如选兴趣班、买衣服等,即便结果不如意,也是孩子的成长经验。
· 避免过度指责:孩子犯错或未达期望就批评指责,如“你怎么这么笨,这都做不好”,易伤害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引发抵触情绪。
秘籍四:尊重陪伴与支持
· 尊重孩子隐私:随着孩子逐渐成长,他们对于个人隐私和空间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的隐私,不随意翻看孩子的日记、手机等私人东西。
· 关注情绪变化:家长要留意孩子情绪,发现情绪低落或异常时,及时关心询问,如“我感觉你今天不太开心,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若孩子情绪问题较为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应及时带孩子寻求专业帮助。
· 提供情感支持: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时,家长要给予鼓励安慰,引导正确应对困难,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
寒假不仅是孩子休息的时间,也是增进亲子关系的黄金时间。通过有效的沟通和相互的理解,不仅能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还能为孩子的心理发展提供积极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迎接成长的挑战。
【往期回顾】
(点击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