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深圳康宁医院 > 就医 > 就医服务 > 健康科普

焦虑,其实并不陌生

来源:深圳市康宁医院 时间:2025-07-22 10:00:40

  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夜晚?关上灯后,大脑不自觉的反复回放那些让人不安的细节,越想睡反而越清醒。第二天醒来,胸口发紧,心跳莫名其妙地加快,甚至胃里也开始隐隐作痛,或是其它症状。

  当你带着这些症状反复求医,检查结果依然是“无异常”,你感到困惑,我的身体明明告诉我“不舒服”,怎么可能是没问题?这是怎么回事?

  你可能正在经历焦虑的躯体化。

  当心理压力无法顺利排解,它就会转而通过失眠、心慌、胃痛、头痛,甚至无尽的疲惫来“喊话”,提醒你:该停下来,好好照顾自己了。

  一、焦虑,其实并不陌生

  焦虑远不只是“心烦意乱”,而且是对未来威胁或不确定感的一种高度警觉。它是一道古老的防御机制,让我们的身体随时进入战斗或逃跑的准备。

  适度焦虑能帮助我们专注、避免风险,但如果长期维持在高位,就会从“保持警惕”变成“持续紧张”,把人困在痛苦之中。

  就像身体的红灯一直亮着,消耗了心理能量,也累及身体。而当情绪被压抑,无法通过沟通释放,它会以症状的形式让你去关注它。

  二、那些被焦虑“偷走”的身体信号

  如果焦虑只是藏在脑子里,也许人们还不至于如此痛苦。可事实上,它可怕的地方在于会从情绪,悄悄爬进我们的皮肤、肌肉、内脏,让整个身体为它埋单。

  (1)失眠:深夜的“情绪闹钟”

  不少人在焦虑时最先遭遇的,可能是入睡困难。明明困得不行,可只要一关灯,脑子里就开始反复琢磨白天的失误或明天的风险,像永远停不下来的跑马灯。

  焦虑状态下,身体的交感神经系统异常兴奋,导致心率偏快、皮肤微微出汗,大脑也会被持续的紧张信号困住,从而打断睡眠过程。

  (2)心慌:看不见的“加速器”

  焦虑会刺激大脑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使得交感神经像一脚猛踩油门,让心跳加速。明明静静地坐在办公室,却忽然觉得胸口怦怦直跳,好像刚跑完八百米冲刺。

  更糟糕的是,这种“心慌”会再次引发担忧:“是不是我的心脏出问题了?”于是焦虑→心慌→更焦虑的恶性循环,就这样被固化下来。

  (3)胃肠不适:压力下的“第二大脑”抗议

  心理学界常说,肠道是人的第二大脑。情绪状态会通过大脑—肠道轴的神经通路,影响肠道的蠕动与分泌。有些人在焦虑状态下,会突然胃口全失,甚至觉得恶心反胃;也有人出现腹泻或胀气。

  (4)肌肉紧张与头痛:无法放松的“高压弦”

  焦虑令身体持续处在“随时备战”的状态,肌肉就像绷紧的弦,长时间不放松,最终出现肩颈僵硬、头痛、背部酸痛等症状。

  (5)持续疲惫:被焦虑榨干的能量

  在焦虑状态下,大脑一直在高负荷运转,即使你并未做什么剧烈运动,也会像跑完马拉松般筋疲力竭。有人形容这种疲惫是“无力地醒来,又带着负重去睡”,这就是焦虑导致的能量耗竭感。

  三、为什么情绪会在身体里“作乱”?

  从生理角度看,人脑在接收到危险或压力的信息后,会启动交感神经系统,释放大量应激激素,让全身血管收缩、心率上升,以备应对威胁。而从心理角度看,如果我们无法把这些情绪说出来、想清楚、表达出来,它会“积攒”下来,并最终用身体来表达。就好像情绪找不到出口,只能透过失眠、胃痛等形式,迫使你不得不看见它、关注它。

  所以,当你发现身体出状况,又查不出器质性问题,别急着责怪自己“太敏感”,它可能正是一封来自心灵深处的求救信。

  可能会有人纠结:我是真的生病了吗,是焦虑在作怪?这里教你用三个关键词进行简单筛查:

  1.反复出现:症状在生活里总是反复冒头,而非偶发

  2.情绪波动高度相关:情绪好转就缓解,压力大时就加重

  3.体检没查出器质性病变:各项指标正常,但症状仍旧明显

  如果这三点同时满足,可能是焦虑躯体化在作祟。此时,就该考虑如何科学地调节情绪或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而不是忽视它。

  四、打破身体焦虑的恶性循环:实用五步法

  与焦虑对抗,不是打一场“战争”,而是要学会与它共处。以下五步,可以帮你开始改变:

  (1规律作息:修复生物钟

  每天尽量固定睡觉、起床时间,让大脑形成可预测的节律,减轻焦虑感。

  (2)运动放松:让身体找到出口

  快走、慢跑、拉伸,哪怕每天15分钟,都能促进大脑释放多巴胺、内啡肽,帮你舒缓紧张。

  (3)深呼吸训练:重启放松系统

  用腹式呼吸练习:吸气4秒、呼气6秒,重复5分钟,能刺激副交感神经,打断身体的“过度备战”。

  (4)倾诉与书写:给情绪一个容器

  把你的担忧写下来,或跟值得信任的人说一说,都能大大降低情绪内耗。文字和语言,就是情绪最温和的疏导阀门。

  (5)寻求专业帮助:及时止损

  如果症状持续时间长,严重干扰生活,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不要一个人硬扛。

  或许我们无法彻底赶走焦虑,但可以学着与它好好相处。它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需求被忽视太久,内心的疲惫没有被看见。那些睡不着的夜晚、莫名的心慌和绞痛的胃,都在提醒你:慢下来,给自己一些善意和宽容。

  如果你愿意,去倾诉,去求助,去改变,身体里的紧张就会一点点松开,重新找回属于你的呼吸节奏。请相信,当你开始关注身体发出的声音时,就已经迈出了治愈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