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就靠保健品?太危险
李女士(化名),究极爱吃保健品,今年65岁,患高血压却已30年之久,从不规律地服用降压药物,偏好吃保健品降压。但是李女士有个好习惯,就是每年都会去医院体检,只是每次体检发现血压高,李女士会一次性买很多保健品来降低血压。
今年7月中旬,李女士又花了两万多买保健品,家人得知后跟她讲了一番“道理”。当天晚上,李女士不知怎么就开始说一些“九唔搭八”的话,一会儿是天气真冷,一会儿是为什么鸡会生蛋……还皱着眉头、捂着胸口,声音一下大一下小地说,呼吸特别急促,像没呼吸到空气一样。
家里人发现后,急忙着将李女士送到深圳市康宁医院急诊就诊。急诊医师得知李女士患有高血压,即刻测量血压——230/110mmHg(正常值为<140/90mmHg),经一系列检查后,李女士被诊断精神障碍合并高血压(3级,很高危),随后转入躯体治疗科住院治疗。
住院期间,再次经详细询问病史及仔细体格检查,完善头部+肺部血管CT、心电图等检查和抽血化验。结果显示李女士不仅存在精神行为异常和血压高,同时还患有肺栓塞,才导致胸闷和呼吸困难。
一个小血块怎么就让李女士被下了高危通知书?
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症的总称,发作迅速、病死率高,可随时危及生命。
图片来源于网络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样,从无症状、隐匿,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甚至是猝死等表现。
常见症状有不明原因而产生的——
呼吸困难
气促
胸痛
晕厥
烦躁不安
咳嗽
咯血
……
李女士因听取家人的一番“道理”后,情绪激动致血压突然急剧升高,出现下肢血管原来的斑块破裂游走到肺血管的情况,因此导致肺栓塞。经过积极降压、抗凝及改善循环等治疗,不久后李女士病情好转出院了。
消除小血块,可以从哪里做起?
1. 认识肺栓塞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下肢血管斑块
糖尿病
肥胖
吸烟
高血脂
癌症
骨折
……
如果你是长途航空或乘车旅行或是久坐久卧不动的“手游”一族,也是肺栓塞的潜在高危人群。早期识别危险因素并早期进行预防是防止肺栓塞发生的关键。
2. 采取相应的行动——
如果是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和肥胖,且需要较长时间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障碍患者,应积极控制体重、血压、血糖、血脂,避免吸烟及酗酒;积极锻炼,忌久坐久躺,从而减少肺栓塞发生的几率;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建议及早到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