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阿华(化名), 男,23岁,深圳人,无业。6年前开始服用止咳水,每日1-2瓶。
后因止咳水受管制,加上购买费用增加,5年前转为服用止咳药(非处方药右美沙芬片)。
初始每天一次,使用量逐渐从12片增至60片(每片剂量15mg)。用药后有兴奋快感,精力较旺盛,一旦停用便疲乏无力、精神倦怠、腹泻、烦躁失眠等。
后来用药很难获得兴奋的快感体验,服药后出现头脑不清醒,晕晕乎乎,思睡,情绪易暴躁,经常与家人起冲突,甚至打人,偶有幻觉,间断凭空听到家里有人跟他说话,疑神疑鬼。
阿华身心受损,虽一次次承诺戒药,家人一次次失望,家庭变得支离破碎,对未来失去希望。
非处方药也会成瘾?
止咳药右美沙芬是非处方药物,一种中枢性镇咳药,因安全与易获得被广泛用于止咳,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和咽炎)、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咳嗽。正常临床剂量不会产生令人兴奋、镇痛或产生依赖性的效果。
为了娱乐而滥用、长期超剂量使用,可能导致对该药成瘾。
长期大量使用会有什么危害?
长期大量服用,会引起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失调,使其情绪、思维、睡眠等受到影响,还可能造成药源性营养障碍。
服药者通常会很兴奋,白天睡觉晚上不睡,出现生物节律改变,停用则出现明显的戒断反应,如全身疲乏、焦虑,没法正常生活和工作,必须靠药物来维持兴奋性。
对于青少年来说对大脑容易产生更严重的损害;因为青春期是神经发育的一个特殊时期,大脑的发展易受神经毒性的影响,长期使用的累积效应对大脑的损害巨大。
怎样判断“上瘾”?
核心症状
1.耐受性增加 重复使用需要增加剂量才能获得类似的效果,但享乐效果则越来越难以获得。
2.戒断反应 停用后出现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体验。包括:焦虑、烦躁性失眠、无具体原因的心神不宁、自杀想法和手抖、恶心、肌肉疲劳、心动过速、高血压、肌肉疼痛、出汗等。
3.心理渴求 强烈期望再次使用以获得以前的“快感”体验,在渴求的驱使下,出现强迫性觅药行为,对自我失去控制。
4.社会功能损害 影响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无法工作学习和正常生活。
怎么治疗?
临床剂量下使用右美沙芬成瘾可能性极小,关键在预防。
应在医师和药师指导下使用,同时也要对青少年进行宣传教育,避免因追求刺激或追赶潮流而超剂量使用。
一旦对该止咳药成瘾,建议寻求医学帮助。
采用三阶段即躯体脱瘾、心瘾治疗和康复期治疗。
躯体脱瘾 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控制戒断反应;
心瘾治疗 主要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让患者认识到药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病,而不是意志力薄弱的问题,降低对药物的心理渴求,学会“心瘾发作”时的各种应对技巧;
康复期 主要是保持清醒,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