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深圳康宁医院 > 就医 > 就医服务 > 健康科普

别忽视,这些症状属心身疾病!

来源:深圳市康宁医院 时间:2019-11-27 14:15:00

  心身医学是什么?

  心身医学门诊看什么病?

  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说来话长!

  医学的发展,往往与人类对身体和疾病的科学认识的变迁,有着密切联系。在远古,医学是建立在人们对疾病的神魔化认识的基础上的,注重祭祀、祈祷、巫术等原始宗教的方法,故而治疗疾病的人有“巫医”之称。

  近代的西方传统医学之产生,则是人们以机械论和还原论来解释身体现象和疾病的结果,并随着人体生物学、病理学的发展,这种医学成为现今世界最普遍的医学模式,叫“生物医学模式”。

  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理论认为,人的很多疾病都是生物因素导致的,就是可以找到客观的病因。例如细菌导致肺炎,结核杆菌导致结核病。但随着人们对疾病更加深入的认识,医生们发现有很多疾病是无法找到明确的病因,如传统意义上的躯体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都不是单一因素治病,很多研究发现,这些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把健康定义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三方面的完满状态”,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影响。

  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内科教授恩格尔(Engel.GL)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的文章,批评了现代医学即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提出了一个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从生物、心理、社会角度全面系统地诊断疾病,“心身医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实“心身医学”并非现代医学的首创,心身医学的原始概念在我国传统医学中早就存在,在我国古代医学实践中,不仅讲心身合一,还讲天人合一,辩症施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早在《皇帝内经》时代就有相关的论述比如,《素问· 阴阳别论》所言: “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其传为息贲”,由于难言之隐不能尽吐,郁于心脾,乃干阳明,气逆而发为哮喘。

  所以中国传统医学的很多理念其实是宏观的,具有大智慧。

  随着“心身医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又一个概念被提出来,

  即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起着重要致病作用的躯体器官病变或功能障碍。

  那常见的心身疾病有哪些?

  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消化道溃疡、神经性呕吐、偏头痛、支气管哮喘、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都是常见的心身疾病。其实心身疾病发病率很高,有报道显示国外调查人群中为10-60%;国内的调查是1/3的门诊与住院患者患有心身疾病。

  //哪些症状需要看心身医学门诊?//

  1. 不明原因的反复躯体疼痛,如肌肉疼痛、偏头痛、腰背部疼痛、腹部疼痛等。

  2. 不明原因的心慌、心悸等神经官能症表现。

  3. 反复出现的呃逆、腹胀、腹泻等胃肠不适症状。

  4. 不明原因头晕、手脚无力、出汗多或手脚冰冷等。

  5. 其他慢性疾病如肿瘤、高血压病等伴发的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等。

  6. 反复控制不住的贪食、呕吐或厌食、过度限制体重等。

  深圳市康宁医院心身医学科是医院重点打造的亚专科,是深圳市康宁医院开展的“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心身医学科采用心身医学理论,采用整体观,从“身”、“心”两个角度分析患者存在的问题及相互间的关联,采取整合医疗手段,借助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多种手段,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治愈患者,恢复功能的目的,为深圳市民提供更细致,更个性化的精神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