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深圳康宁医院 > 就医 > 就医服务 > 健康科普

没有了“电击”,游戏成瘾怎么治疗?

来源:深圳市康宁医院 时间:2019-11-27 14:21:00

  今年5月25日,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总部瑞士日内瓦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标志着争议已久的“游戏障碍”(gamingdisorder)首次被正式列入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刘奋:副主任医师,深圳市康宁医院成瘾医学科副主任)

  玩游戏到什么程度才算是病?

  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游戏障碍?

  “游戏障碍”以超过一般限度的持续、反复地玩游戏为特征,所涉及的游戏类型既包括数码游戏,也包括电子视频游戏;既包括线上联网游戏,也包括线下单机游戏。

  这时候,针对游戏行为的自控力变得很差,比如不太合适的时候仍然要去玩游戏(时间)、才玩过游戏没多久就又要去玩(频率)、玩游戏多长时间等都不太能控制好(时长),等等;把玩游戏列为优先要做的事情,其他兴趣及日常活动都排在游戏之后;即便不良后果已经出现了而且越来越严重,仍然继续玩游戏。

  怎么判断玩游戏“超过一般限度”呢?有个简单的判断标准:当上述这些现象已经严重到对个人、家庭、社交、学业、职业等造成显著损害,就是程度太深,超过了一般限度。

  原则上,上述表现持续至少12个月,才能明确诊断为游戏障碍。如果以上的表现症状全部具有、而且状况严重,则不需12个月也可诊断。

  游戏障碍的患病率亚洲高于欧美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26亿电子游戏玩家。但真正成瘾的只是少数。成瘾者中,男性多于女性,青少年多见。

  在亚洲,游戏障碍的流行率报告较高,而欧美国家流行率报告相对较低。比如,韩国网络游戏成瘾流行率约为5.9%,而美国约为0.3%-1.0%,德国则为1.16%。

  2010年国内有过一次针对10个省份共104 600人的调查,结果显示,79.3%的学生接触过网络游戏,3.2%的青少年对网络游戏成瘾。

  另有数据显示,大学生智能手机问题性使用阳性率20.6%,其中包括游戏障碍、对社交软件过分依赖等。

  为什么游戏会容易让人成瘾 ?

  游戏真的是“电子毒品”吗?

  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只要是商业化的电子游戏,其设计都是以让人沉迷为目的。

  游戏是一个把复杂事物条理化的产物,其很多玩法的设计都源于生活。但必须承认,设计者将规则设计得比现实更清晰、反馈更明确,并且更洞悉玩家的想法。

  想知道游戏为什么会让人上瘾,还得从游戏本身的特点来分析:

  1、即时反馈:游戏中的任何操作,都会立刻视觉化、数据化地显示出来,这让玩家感觉自己可控,而且相应目标也有数值量化;

  2、成就感:游戏设置了恰到好处的困难,让玩家有能力进行破解,并感到满足。完成了某种任务,就可以获得奖励;普通人也可以在游戏中成为一呼百应的人物;

  3、目标渐进:游戏能让人在短时间内获得各种小目标,并不断去完成它;

  4、社交性:虽然游戏里的社交都建立在虚拟空间里,但产生的情感联系却是真实的;如果现实中的好友一起打游戏,虚拟社交可促进现实中的人际关系。

  5、此外,还有一些其他让人成瘾的因素,比如可重复性、匿名、便利……

  虽然游戏容易让人沉迷,不过,只要玩家有足够的自控能力,就能做好工作、生活、学习与游戏的时间分配,而不至于“游戏成瘾”。

  玩游戏在“危害性使用”时就要及时干预

  游戏障碍对人的身心健康影响不容小觑。

  造成躯体健康的损伤,如昼夜节律紊乱、脱水、营养不良等。

  造成精神行为的改变,如应激状态、易激惹、焦虑抑郁、内疚、无助、罪恶、失控性行为等。

  造成社会职能的受损,如重要关系丧失、学校职能受损、职业职能受损等。

  游戏成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危害性使用→有害性使用→成瘾。游戏危害性使用是指存在对自身或他人损伤的风险,但尚未达到造成个体或他人的躯体或精神损伤,在这个阶段,就要及时发现和干预。

  没有了电击,游戏障碍怎么治疗?

  我国早在2009年就叫停了电击治疗游戏成瘾。作为一个新增加的“病种”,目前国际上还没有“游戏障碍”的治疗指南。

  不过,由于游戏成瘾与其他物质成瘾在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反应等方面相似,因此在游戏成瘾的治疗方面,可以借鉴物质成瘾或赌博成瘾的心理干预方式:以增强戒断动机、纠正认知偏曲、行为管理训练为主要的社会心理干预,目标是保持患者长期远离过度游戏。具体治疗方法包括动机激励访谈、认知行为治疗、现实训练、手机软件管理等。

  家长怎么帮助游戏成瘾的孩子?

  游戏成瘾往往是多因素造成。家长不应一味责备孩子。

  家长首先要意识到游戏具有极强的致瘾倾向和诱惑作用,需要减少对成瘾者的责备,与成瘾者就其成瘾的原因进行开放式的交流,尝试以平等的身份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避免简单的打骂,不让他们有被抛弃、孤独无助的感觉。并培养家庭多方面的共同兴趣和爱好。

  家长需要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在医生的指导下,协助患者完成治疗性家庭作业,同时要改善造成患者心理行为问题的不良环境或教育方式等。

  最后的话,说给父母听

  其实,不管是对一个人的大脑,还是对于一个单位、一个家庭乃至整个人类社会而言,奖赏制度都是极度重要的一个设计要素。作为父母,当你感觉到你的孩子玩游戏有一点成瘾时,你有没有想过,如何设计家庭的奖赏机制呢?

  或许,游戏成瘾很可能不是孩子一个人“生病” 了,你需要做的,只是再增加一些关注、耐心和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