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深圳康宁医院 > 就医 > 就医服务 > 健康科普

广东人过冬全靠抖,但如果不是冷到发抖呢?什么情况……

来源:精准诊疗科 时间:2021-01-12 09:21:00

没想到最近

最“热”的关键词居然是

#冷冷冷#

W020210118356294222576.gif

(一定是我的打开方式不对)

每到冬天

南北差异总要被“摆上台面”

说一说,道一道

在北方不仅能

在寒冷的夜里四季如春

能玩#泼水成冰#

还能#吹 泡泡 水晶球#

W020210118356294302844.gif

(动图来源:新京报)

在南方只能

日里夜里、屋外屋里

冻到“打牙颤”

冻到“腾腾震”

W020210118356295104204.gif

(动图来源:微博号木婉清记录)

虽说感觉是牙齿在抖

其实是口腔肌肉收缩产热

属于正常的机体反应

此时要注意保暖

W020210118356295509846.gif

(动图来源:抖音号我俩凑一对)

但如果日常生活中

嘴巴、眼睛不自主抽动

双腿不自主抖动

那就要注意了

这可能是疾病的征兆

W020210118356295695490.jpg

  01 嘴角抽动、双腿抖动?日常中细微的变化

  Z女士(化名)2014年的时候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一直坚持积极治疗,精神症状明显发生好转。能够正常生活,平常帮家里做做家务,帮家人买买东西都不成问题。她的生活大致回到了正常轨道。

  从1年前开始,Z女士的生活发生一些变化。家人无意间发现,Z女士在说话或吃饭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地双眼斜视、嘴角抽动。起初没听到Z女士说哪里不舒服,家人也就没有过多在意。

  后来,Z女士在走路时出现了奇怪的动作,如右上肢不能随肢体协调摆动、耸肩并且紧贴身体。家人才想起Z女士平常在站着或坐着的时候,双腿总会不自主的抖动。说她一下可能会停顿一会儿,但依然止不住地抖动。

  家人知道可能是Z女士的身体问题,但又不明原因,只好陪同Z女士到深圳市康宁医院精准诊疗科就诊。经详细检查和评估,Z女士被诊断为迟发性运动障碍以及精神分裂症缓解期。

W020210118356295746399.jpg

  02 仍有许多空白和疑点的迟发性运动障碍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也被称为“TD”。一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特殊而持久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口、唇、舌等部位的不自主活动以及四肢、躯干的舞蹈样动作和肌张力障碍。

W020210118356295793659.jpg

(图片来源于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

  对患者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降低日常生活功能:可能会出现言语受损,吞咽困难,无法完成简单的日常动作如穿衣、洗澡等。

  ►损害身体健康:慢性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呼吸并发症,步态和姿势异常,牙科并发症如咬舌头、嘴唇和脸颊。

  ►影响社交互动:可能会在人际关系中感到窘迫,严重时会出现主动孤立、退缩,同时精神疾病病耻感也可能因此上升。

  ►危及精神稳定性: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对抗精神病治疗的反应不佳;增加复发或在入院的风险。

  在我国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中,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患病率为33.7%。意味着高达三分之一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可能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1]

  虽目前迟发性运动障碍在病理、生理、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研究已有长足发展,但仍有许多空白和疑点,导致迟发性运动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具有较大困难[2]

W020210118356295859223.jpg

  03 这5类人群容易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

  1.年长患者(≥60岁)。年龄因素是迟发性运动障碍发生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其恢复的重要因素,年老者易于发生且不易恢复。

  2.女性患者。根据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迟发性运动障碍,临床诊断也发现的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3.脑部疾病患者。有脑部病变者使用抗精神病药容易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

  4.精神分裂症患者。迟发性运动障碍并非局限于分裂症,但有研究表明具有阴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其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发病年龄早,发生率高。

  5.服用药物者。目前,具体是哪些药物易于引发迟发性运动障碍尚不清楚,但是药物的剂量和治疗持续的时间与迟发性运动障碍发生有关。

W020210118356295919323.jpg

图/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Jeff Shair,17岁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27岁时出现TD症状

  04 迟发性运动障碍重在预防,早发现早干预

  迟发性运动障碍症状可能很隐匿,容易漏诊。有时,即便症状在外人看来已经很明显,患者本人可能也会加以否认。

  所以在迟发性运动障碍症发生之前,就要做好相应的预防——

  ►就诊时将自己的用药情况告知医生,避免重复用药和因药物相互作用导致出现不良反应。

  ►精神类药物的使用,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贸然自行加药、减药或停药。

  ►遵照医嘱服药,出现不适时可告知主治医生,及时到医院就诊。

  ►可定期到医院通过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做筛查,目前AIMS是早期捕捉TD的最佳手段。

  ►如若已经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症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做进一步筛查,接受科学的诊断与治疗。

  参考资料:[1] Zhang X Y , Chen D C , Qi L Y , et al.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prevalence, risk and clinical correlates of tardive dyskinesia in Chinese schizophrenia.[J]. Psychopharmacology, 2009, 205(4):647-654.[2] 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危害不容小觑,是时候关注迟发性运动障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