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约1/3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说新生儿每天要睡20个小时,儿童每天需要11-13小时的睡眠,成年人正常睡眠时长应保持在7-8小时,老年人睡眠时间为5-6个小时。但睡眠时间长短并不是评价睡眠好坏得唯一标准,还要看睡眠的质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的人有睡眠问题。为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的3月21日,即春季的第一天定为“世界睡眠日”。
一、失眠的临床表现及危害
1、入睡困难
2、浅睡易醒
3、睡眠时间减少
4、早醒、醒后无法再入睡
5、梦多,噩梦
6、日间头昏、乏力、精力差等躯体不适症状
7、心情烦躁、易怒、焦虑、抑郁
8、记忆力减退、注意不集中
二、失眠的自我评估
阿森斯失眠评定量表(AIS)
对于以下列出的八个问题,如果您在过去一个月内每星期至少发生三次在您身上,就请您圈点相应的自我评估结果。
1、入睡时间(关灯后到睡着的时间)
0:没问题1:轻微延迟2:显著延迟3:延迟严重或没有睡觉
2、夜间苏醒
0:没问题1:轻微影响2:显著影响3:严重影响或没有睡觉
3、比期望的时间早醒
0:没问题1:轻微提早2:显著提早3:严重提早或没有睡觉
4、总睡眠时间
0:足够1:轻微不足2:显著不足3:严重不足或没有睡觉
5、总睡眠质量(无论睡多长)
0:满意1:轻微不满2:显著不满3:严重不满或没有睡觉
6、白天情绪
0:正常1:轻微低落2:显著低落3:严重低落
7、白天身体功能(体力或精神:如记忆力和注意力等)
0:足够1:轻微影响2:显著影响3:严重影响
8、白天思睡
0:无思睡1:轻微思睡2:显著思睡3:严重思睡
上述题主要是考察自我对睡眠的满意程度,所以没有具体的数字标准,而是按照大家各自的感受作答。最后,大家可以把各题分数相加:如果总分小于4:无睡眠障碍;如果总分在4-6:可疑失眠;如果总分在6分以上:那么就肯定存在睡眠障碍了。
三、长期失眠的危害
(一)对身体的损害
1、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2、加速衰老,缩短寿命。
3、诱发躯体疾病或导致原有躯体疾病病情反复,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4、儿童睡眠不足可影响发育。
(二)对精神心理的损害:
1、导致心情烦躁,诱发抑郁焦虑。
2、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影响学习和工作能力。
3、或可诱发自杀。
4、对压力耐受性下降,情绪容易失控。
(三)对职业和社会功能的损害:
1、决策和判断能力下降;
2、严重影响驾车行驶安全;
3、导致人际关系障碍;
4、注意力不集中,对高空作业人员造成很大威胁。
四、打鼾也是一种病
许多人可能会羡慕打鼾的人睡得香,其实不然。打鼾也可能是一种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OSAHS的直接发病机制是上气道的狭窄和阻塞,但其发病并非简单的气道阻塞,实际是上气道塌陷,并伴有呼吸中枢神经调节因素障碍。
(一)临床表现:
1.打鼾
2.日间嗜睡
3.睡眠憋闷感,呼吸暂停
4.夜尿增多
5.头痛
(二)危害:
1.日间嗜睡、疲乏
2.记忆力减退
3.头痛、头晕、精神差
4.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躯体疾病
5.猝死
五、多导睡眠监测的作用是什么?
(一)多导睡眠监测(PSG)
1.多导睡眠监测是在全夜睡眠过程中,连续并同步地描记脑电、呼吸等10余项指标,全部记录次日由仪器自动分析后再经人工逐项核实。
2.监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①分析睡眠结构、进程和监测异常脑电。②监测睡眠呼吸功能,以发现睡眠呼吸障碍,分析其类型和严重程度。③监测睡眠心血管功能。
(二)作用:
1.记录和分析睡眠,正确评估和诊断失眠。
2、确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包括阻塞性和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3、确诊某些神经系统病变:包括发作性睡病、周期性肢动征、不宁腿综合征以及各种睡眠期行为障碍疾病,如夜游征、夜惊征、夜间惊恐发作、伴随梦境的粗暴动作等。
六、“睡神”?NO!那是病!——认识发作性睡病
睡得少不行,睡得多也是不可以!可能有些人会羡慕那些在任何场合都能入睡的人,即使五雷轰顶,依然鼾声依旧。那并不代表是睡眠质量好,也可能是睡眠障碍。
发作性睡病, 为一种不可抗拒的睡眠发作,除正常睡眠外,可在任何时间或场所(如行走、谈话、进食和劳动中)都可以入睡,不可自制。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可一日数次发作。
可伴有以下情况:
——猝倒症:突发四肢无力,不能维持正常姿势而猝然倒地,意识清楚,历时短暂,常发生于大笑、恐惧或焦虑之后。
——睡眠瘫痪症:入睡时或刚睡醒后四肢不能活动,但睁眼、呼吸甚至说话如常,历时数分钟至数小时,可有濒死感。
——入睡幻觉:入睡前可有与梦境相似的视、听幻觉,伴有恐惧感。
(资料提供:深圳市康宁医院睡眠障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