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每天都在做选择
有人选择结婚
有人选择单身
有人选择打工
有人选择创业
不同的选择
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
健康也可以“选择”
不同的生活方式
也会给健康带来不同的结果
「你怎样对待你的身体
你的身体就会怎样对待你」
01 生活方式改变健康模式
健康和每个人的饮食、活动、习惯、心情等息息相关,就像一种修行,日积月累,潜移默化。随着周围环境、饮食习惯、工作及生活节奏的改变,当前人类的健康模式和疾病谱发生了重要改变。
据统计,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精神心理疾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攀升。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中的60%与生活方式有关,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吸烟、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等会引起多种慢性疾病。预防慢性病的最好方法是改善生活方式,而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四个方面也被称为健康的四大基石。
02 饭该怎么吃?你有想过吗?(合理膳食)
人的一辈子大概会吃70000多吨饭(按照65岁或者更长的时间计算),累积起来身体会处理掉50吨食物。而最好的食物是那些能够制造并维持强健的肌肉、完好的骨骼、健康的皮肤和充足的血液的食物。
也就是说,食物不仅要能提供能量,还要包括充足的营养素,即足够的水、碳水化合物(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食物的总能量里面,碳水化合物占55-65%,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20-25%。
膳食要清淡,要少油、少盐、少糖,食用合格碘盐,应当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粗细搭配。同时,提倡每天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适量饮水。精心选择搭配的食物能够提供充足的能量和每一种营养素,可以防止营养不良(营养素的缺乏、失衡以及单独一种或者多种营养素过剩)的发生。
在吃这件事情上,不能只跟着感觉走,而是要从营养学的角度,合理明智地选择那些适合自己口味,又能够改善自身健康状况的食物。
03 是否超重,有时还得看腰围比(适量运动)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久坐、以车代步、体力消耗少让活动不足成为了普遍现象。活动不足不仅会导致超重和肥胖,还会增加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规律的运动能弥补一部分活动不足的现象,通过运动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某些癌症和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身体耐受力、强度和柔韧性;还可以让情绪发生积极的变化,变得更加乐观、充满活力、有归属感。
我们可以先做个自我检测,测量体质指数(BMI),看看体重是否正常。
BMI=体重(Kg)/[身高(m)] ²
中国成年人BMI< 18.5Kg/m²是体重过低,18.5-23.9Kg/m²为体重正常,24-27.9Kg/m²为体重超重,≥28 Kg/m²为肥胖。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腰围和腰围比。如果腰围男性≥85cm,女性≥80cm;腰臀比(腰围cm/臀围cm)男性 >1.0,女性>0.85 ,就要引起重视啦,可能是已经超重或肥胖了。
成年人每日应当进行6000千步以上的身体活动,每周保持3-4次,每次30分钟至6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运动。运动方式可以丰富有趣,比如慢跑、快走、跳舞、游泳、球类、爬山、健身、太极拳、瑜伽等。同时,切记运动原则是动则有益,贵在坚持,多动更好,量力而行。
04 重要的事情说N遍:烟酒有害健康(戒烟限酒)
经常听到一些男士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还有人把喝酒比喻为:小酌怡情。而实际情况呢?吸烟及饮酒对健康都有不良影响。
烟草中含有四千多种化学物质,超过七十种会诱发癌症,上百种物质具有毒性。吸烟可以引起慢性的阻塞性肺病、损伤气道并加重哮喘;是造成口咽癌、食道癌等多种癌症的重要因素。被动吸烟也具有同样的危害,孕妇吸烟会导致早产或胎儿畸形、青少年吸烟会导致脑部退化。
过量饮酒,尤其是长期过量饮酒,对健康有多重危害,如增加痛风、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发生的风险;可导致酒精成瘾及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硬化等健康问题;还可能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夫妻不和、行为不检、犯罪等社会性问题。记住!饮酒没有“安全值”,只要喝了就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05 要知道,心理健康∈健康(心理平衡)
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与愉快、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应能力,不仅包括身体健康,更包括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健康的核心,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
临床发现,引起心理疾病的原因是多样的,如环境因素、生活事件、身体疾病、自身的抗压能力、是否得到足够的心理支持等。
而常见的心理疾病症状有焦虑恐惧、悲观消极、烦躁易怒、敏感多疑焦等,还可能会伴有身体的不适,如心慌、头晕、疼痛、失眠等,持续时间长则会影响工作学习效率及社会适应能力。
面对心理问题,我们需要学会排解不良情绪,如调整对挫折、困难的看法,不再一味沉浸在纠结和懊悔中;通过情绪宣泄、转移及规律的生活节奏尽快走出情绪低谷;在必要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附录:
健康是一个古老又年轻的永恒话题,随着时代变迁、科技进步与生产力发展,我们对健康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变化。
预防疾病的根本办法是提倡自我保健,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