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深圳康宁医院 > 就医 > 就医服务 > 健康科普

每到开学的时候,我的心情总是很复杂

来源:儿少精神科 时间:2021-08-27 16:30:02

  马上开学了,别人问我,感觉怎么样?

  我能有什么感觉呢?我只是一个工具人。

  但对孩子来说,开学意味的是能天天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兴奋,和可能还没做完暑期作业的焦急。

  对家长来说,开学是“神兽”归笼的喜悦和孩子是否能适应新学期的担心。

  但有的孩子和家长,他们的感觉截然不同,他们更多的是不知所措,甚至带有一丝害怕。

  他们是由于各种原因休学在家的孩子和他们的爸爸妈妈。

  新学期的来临,让他们看到复学的曙光,同时也让复学变得敏感起来。

  家长不敢提,小心翼翼地旁敲侧击,生怕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孩子也不敢提,怕引起期盼后,又无法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还有4天,各中小学校就正式开学了。

  或许他们现在还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或许他们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转存图片

复学还是不复学,这是一个问题

  人们总说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事,但事实上改变必须由自己做出。

  因此,对孩子来说,在复学前需要审视休息时间里是否解决了引起休学的问题。

  复学与否——正视困难,积极解决,答案就在自己身上。

  亮亮已经决定要复学了,但是他说「心里很慌,害怕面对新的同学」。

  他还想到了很多其他的事情,比如同学们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休学,自己的成绩能不能跟得上,老师会不会对自己有偏见等。

  与亮亮年纪差不多的潘潘就还没有想好,他不太确定自己是否已经有了面对复学挑战的勇气。

  潘潘说「好像我的心态还没调整过来」,他打算再和爸妈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对此,在深圳市康宁医院儿少精神科,坐诊“厌学和学习障碍”门诊的王冰医生表示,面对复学,孩子也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去选择自己是否复学。

  她想对孩子们说,如果下定决心选择复学,就无需考虑那么多令人烦忧的事情,不如把时间花在其他事情上,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列一下开学计划和准备,逛街购置一些文具用品,到学校周围走走熟悉一下环境等。

  也不用把事情想得太过于复杂,尝试分割复学后的目标,合理要求,在开学后的前两周里主要是熟悉同学,适应环境和调整作息时间,随后过渡为提升学业,融入集体。

  如果一下对自己提出高要求,反而会因为“有困难”,导致自己患得患失、忧心忡忡。

转存图片

  接受当下,接受自己暂时的不足,不评判自己所做和所想。

  要知道经过长时间的休学,在刚开学的时候,不适应学校环境和校园生活是正常的,学习上有所欠缺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如果我们感到不舒服,可以积极寻找外在的帮助,比如求助信任的医生和老师,主动和家人倾诉所思所想等

  如果选择不复学,那么我们,首先得有一个自己的计划,再和爸爸妈妈沟通,聊聊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感受。

  无论最后复学与否,我们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坚实的友谊,发展自己的爱好,增强自身的心理能量。

  在达成小目标后,多犒劳自己,状态不错的时候,试着记录下自己的经验、感悟或温暖有趣的小事,甚至细微到吃到了好吃的东西。当感到低沉时,翻看这些记录,会感觉获得了强力的支持。

  孩子们,看完以上内容记不住的话,请你记住一点——爱自己是每个人最值得去做的事

转存图片

“跟孩子比,我们也像是盲头苍蝇”

  复学对父母来说,他们要考虑的东西更多——自己要保持什么心态,该怎么跟孩子沟通,怎么帮助孩子面对困难等。

  但是,父母也是第一次当爸爸妈妈,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难题。

  博丽的孩子上初中那会儿,休学了一段时间。

  那段时间,她常常因为孩子晚上玩游戏颠倒作息与孩子发生争吵,在她看来,少玩手机、规律作息才有利于健康。

  但她一味的要求,迎来的是孩子更强烈的反抗,孩子的状态也越来越不好。

  博丽担心再这样下去,孩子无法回归学校,然而她并不知道怎么更好地去处理与孩子的关系,以及孩子复学与否的问题。

  那么,博丽该怎么办呢?像博丽一样的爸爸妈妈们又可以做些什么呢?

  01 试着让孩子自己做主

  谈论复学问题时,以商量的态度允许孩子认同、不认同或持反对意见,孩子有着主见和想法,尝试放手,让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高关注,低干预,孩子是否愿意复学,要孩子自己进行思考。

  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复学的问题,孩子才能承担复学或不复学带来的一系列变化。

  02 给孩子做好榜样

  认真把生活过好,工作做好,不把所有目光和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复学本质上这个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要因此而影响到整个家庭氛围。

  让孩子感受到爸妈也在努力的经营生活,认真过好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节奏,身体力行给孩子做榜样。

  一个有力量的父母才能切实传递力量给孩子

  同时,爸妈还应避免“坏”情绪的传递。自己因孩子复学与否而产生的焦虑、担心、烦躁等情绪,可以通过自己平常缓解压力的方式进行排解,避免这些情绪的传递,加重孩子的“复学”负担。

微信图片_20211222163640.jpg

  03 关注孩子真正的需求

  与其关心是否能复学,实际上更需要关注的是有没有找到孩子休学的原因,孩子休学的原因是否已经得到解决,孩子当下面临的问题是什么等。

  充分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孩子一起探讨解决的方法,原因得到解决下的情况下,孩子自然容易复学成功。

  在与孩子沟通时,如果一味要求和催促,可能会使一件孩子想去做的事情,变成孩子最讨厌的事。

  所以,放下预设的评判和功利心,放平心态,接受任何可能性,适当降低预期,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和包容,更能帮助到孩子。

  04 共情孩子的情绪

  面对复学,孩子难免会发生情绪波动,无论是排斥、激动、失落、焦躁,爸妈应明白这些都是正常的。

  爸妈要做的是看见孩子的情绪,重视孩子的情绪,共情孩子的情绪,不要以训斥为主,而是通过疏导和抚慰,让孩子获取安全感和归属感。

  孩子选择复学后,却又因盼望得到“复学”成果,压力大想要逃跑时,爸妈就要看到孩子对学校和学习的在意,在旁边多给孩子鼓劲,及时地肯定孩子,安抚孩子的情绪。

  如果孩子爱玩手机等电子产品,爸妈要注意,有的孩子爱玩手机这个行为的背后,隐藏着的是自身的压力、他人的情感忽视和未得到的满足。

  因此,爸妈在干预孩子玩手机之前,不要只看见行为本身,而应该共情孩子的情绪、孩子的压力,再与孩子共同制定玩手机的时间计划书,保持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

微信图片_20211222163842.jpg

(图片来源:见水印)

  05 传授孩子社交经验

  研究表明,在青春期结交的亲密朋友,其地位在这一时期至少与父母相等,甚至还显得更重要些。

  处在该阶段的孩子,更容易因长期没有经历校园生活,而担心复学后跟同龄人之间来往有困难。

  因此,家长应多陪孩子聊天,在日常交流中,把过往自己与他人交往的经验跟孩子分享,从而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

  还可以在开学后,给孩子提供环境和可能性,比如给孩子买些零食、电影票,鼓励孩子一块分享和经历,让孩子从中得到同伴的情感连接。


  (文中的亮亮、潘潘、博丽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