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老张的微信同学群又热闹起来了。
“老同学们几年没聚啦?”
“听说广州的老李,最近退休,准备回来了啊!@老李”
老李,“高铁票都订啦,我组局,大家都来啊。来之前大家记得测个抗原哈。”
向来好酒的老张乐了,“测测测,酒我负责了哟,10年陈酿我管够。”
“专家说了,酒精能杀死新冠病毒。”
“难怪老张每天1斤药酒啊,百毒不侵啊。”
老张颇感得意,“我全家都阳过了,我啥事没有。”
聚会当天,老张测了抗原,结果有两条杠。家人劝说老张留在家里休息,但老张觉得自己没有任何不舒服,怀疑抗原不准,就直接出门参加聚会。
老同学们都很开心,老张的年份酒喝得是一滴不剩。
被同学们称作“不倒翁”的老张,酒喝的比以往都多一些。
席间,老张也把自己得过肝硬化、胰腺炎、糖尿病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医生的劝告,老婆孩子的责骂好像都是上辈子发生的事情一样。
老张已经习惯了,背着家人喝酒,踉踉跄跄回家,偷偷躲进卧室,再抽几根烟。
如果睡不着,就再补几口“回魂酒”。
这一连串的动作,就好像预先设定好的程序一样,自动运转。
但这次有点不一样,老张点烟的手开始抖得厉害,烟总掉在地上。
老张心跳得有点快,额头止不住地冒汗,一贯胆大的老张这次突然感觉有点恐惧,他想到了死亡。
随后,老张还出现幻视、幻听等精神异常的表现。
面对老张突然的不适,家人很慌张,也很疑惑,难道是因为老张喝太多酒了?
01 喝酒可能导致老张出现精神异常吗? 有可能! 在中国人通常的认知里,常常把酒和浪漫、诗意、豪情、养生等美好的意向联系起来。我们不得不承认酒在中国人的文化里确实承载了很多美好的想象。 大部分人认为适度喝酒有益健康,但真的是这样吗? 2018年,《柳叶刀》发布了一项关于酒精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的安全饮酒剂量为0。[1] 夸张一点说就是,摄入0.1毫升的酒,都会对健康造成损伤。 此前,还有“喝酒能防新冠”“喝高度酒能杀灭病毒”等传言在网上流传,但事实上喝酒并不能防新冠。 专家说的是“75%医用酒精”可以有效杀灭新冠病毒,并不是指用来喝的酒,更加不用说“喝酒可以杀灭病毒”了。 因此,大量饮酒,并不能预防或杀灭新冠病毒,反而酒精进入体内还会削弱免疫系统,降低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从而增加感染病毒的风险。 同时,酒精是一种成瘾性的物质,使用酒精行为本身就会增加酒精成瘾的风险。 当你使用酒精的时间越长,每天摄入的酒精越多,你最终饮酒失控的可能性就越大。而酒精对大脑的损害可能会伴随终生。 精神科医师判断一个患者是否酒精成瘾,除了看他是不是使用酒精失控之外,还要看他是不是会出现戒断症状。 原理就和瘾君子戒毒早期身体浑身难受一样。有酒瘾的患者,通常在停酒4小时,就可能会出现焦虑、失眠、肢体颤抖、幻觉、心动过速、癫痫发作等戒断反应。 如果不及时就医治疗,则可能进一步发展成酒精戒断性谵妄。[2] 02 新冠可能导致老张出现精神异常吗? 有可能! 前不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自然》上发表的一项尸检研究成果:新冠病毒可在大脑等人体组织中持续存在长达7个月之久。[3] 最近,中国的研究团队对比了9名重症新冠感染者(2020年死亡)和9名年龄相匹配健康人的大脑尸检结果,发现新冠感染者的大脑中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广泛激活,血脑屏障(BBB)被严重破坏,还存在多种单核细胞和T淋巴细胞浸润。[4] 这些研究说明,新冠感染相关的脑部炎症确实存在。 新冠感染伴有脑部炎症的人,在1-2周左右可能会出现急性精神行为异常的表现,如意识障碍、幻觉、妄想、易怒、抑郁、焦虑、行为冲动、失眠等,症状不典型且变化迅速,与精神科通常所见的“急性而短暂的精神行为障碍”不同,很有可能是病毒侵犯大脑之后出现的精神行为紊乱。 写在最后: 喝酒不能帮你防新冠,反而有可能加重感染之后的症状。 喝酒不能带来任何健康收益,适量饮酒有益的说法,根本就不存在。 酒精可能影响大脑,导致患者出现意识混乱、肢体抽搐、精神错乱、行为紊乱等严重症状。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表现,记得及时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Alcohol use and burden for 19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6: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J]. The Lancet, 2018. [2]《酒精相关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主编 郝伟。 [3]Stein SR, Ramelli SC, Grazioli A, et al. SARS-CoV-2 infection and persistence in the human body and brain at autopsy. Nature. 2022;612(7941):758-763. doi:10.1038/s41586-022-05542-y [4]Zhang PP, He ZC, Yao XH, et al. COVID-19-associated monocytic encephalitis (CAME): histological and proteomic evidence from autopsy.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3;8(1):24. doi:10.1038/s41392-022-01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