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厌学、情绪不稳定、与家长关系紧张,这些迹象的背后有可能是抑郁症在“作祟”。
抑郁症已成为都市人群的主要精神类疾病之一,近年来,该病已经开始蔓延到青少年群体。记者日前从市康宁医院儿少精神科采访了解到,今年以来,来该科室就诊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有增多趋势,有医生每月能接诊新发病例8例左右,已经攀升该科室接诊病种的第一位。
情绪低落两周以上需警惕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自卑抑郁,甚至产生自杀想法或行为。
高三女孩莹莹(化名)是市康宁医院近期接诊的一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据其主治医生寇聪医生称,莹莹情绪低落四个月,为了排解内心的负能量,她一天到晚玩手机,成绩也开始下降。莹莹妈妈知道后,以为孩子是早恋,但沟通过之后,却发现女儿没有这种情况。无奈之下,孩子居然自己提出来要看精神科医生。
“抑郁症发病原因不明,到现在还没有科学论断。从诊断的病例上看,得了抑郁症的青少年,多数会表现出厌学、情绪不稳定(易发怒)、亲子关系紧张的迹象,有些家长以为是青少年叛逆、早恋、网瘾引起,其实不然,很大可能是抑郁症诱发的。”寇聪医生说。
据介绍,抑郁症有三个核心症状:情绪持续低落两周以上、感觉生活无望、兴趣缺乏。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些伴随症状,比如有自杀想法或行为、思维迟缓、认知下降、睡眠不足、身体不适等。
寇聪医生称,临床上,只有符合三条核心症状,且有两条以上的伴随症状才有可能被确诊为抑郁症。“根据患者表现症状的深浅,医生再判定患者的轻重中程度。”
可能与发育年龄提前有关
抑郁症的病因虽并不清楚,但科学证明,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据介绍,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
针对抑郁症患者年轻化趋势这一现象,寇聪医生认为,这可能与青少年发育年龄提前有关,“抑郁症很大可能是生物因素导致的,比如神经内分泌,这可以解释成年患者在总量上比青少年患者多。”“现在物质生活水平高了,青少年发育年龄提前了,这可能会导致有抑郁症生物诱发因素的青少年提前发病。”
据了解,在临床治疗上,目前治疗抑郁症主要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两种方式,如提前介入治疗,孩子的治疗效果越好。
对此,寇医生提醒家长,如果孩子表现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或伴随症状就要提高警惕,及时向专业医生求助。
50%的患者会产生自杀想法
相比青少年,成年人抑郁症患者更易采取极端行为。
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的邓女士之前在一家金融公司做行政工作,事业心较强的她前不久刚生完二胎,为了保住工作,她休完产假,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上班了。
“宝宝经常晚上哭,我也睡不好,很快我就出现失眠了。”邓女士向记者透露,失眠症状出现三个月后,她开始出现厌世想法,期间,她甚至发生过割颈自杀的行为。
杨曦博士说,成年抑郁症患者当中,有占50%的人会产生自杀想法,70%的人会出现入睡困难或者失眠。
都市白领目前是抑郁症的主要受害群体。据市康宁医院该院不完全统计,该院普通精神科门诊月均诊疗量约800人次,抑郁症患者的比率大约10—15%,其中,患者以白领及服务行业高压力人群居高。
对此,杨曦博士建议市民平常多接触一些积极向上的信息,多找闺蜜或好哥们吐槽,发展健康的兴趣爱好等,这些都有益于发泄负面情绪、预防抑郁症。
来源:深圳特区报2016年7月7日A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