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深圳康宁医院 > 员工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止咳水滥用,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来源:深圳市康宁医院 时间:2015-07-03 18:09:00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一平 通讯员 邵春晓

  止咳水本是医疗上用于止咳的药水,却被一些青少年滥用并成瘾。因其中含有的成瘾性成分(磷酸可待因、麻黄碱、罂粟等),在长期或大量使用的情况下,会使人上瘾。止咳水一旦上瘾,对身体(尤其是大脑)会产生很大的毒害作用。

  近年来,在冒险好奇、寻求刺激等心理因素的作用下,青少年中止咳水滥用和成瘾现象严重。深圳市康宁医院药物依赖科负责人杨梅博士介绍,200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广东省中学生中的止咳水滥用率为5.3%;深圳更是重灾区,在广东省因止咳水成瘾就诊的青少年中,有1/4来自深圳。上瘾者一天喝止咳水少则三四瓶,多达十几瓶,意味着喝止咳水给家庭造成的经济损失更甚于冰毒。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杨梅特别强调止咳水上瘾对青少年的危害。她在门诊中发现,前来就诊的止咳水成瘾患者中,有不少是从十一二岁就开始喝止咳水,有些人已经上瘾十几年。“止咳水可谓浸泡了他们的整个身心成长,严重损害其人格和智力发育,其中有的已经变成精神分裂症。”

  1 不可不知:止咳水滥用毒害大

  杨梅介绍,滥用止咳水、特别是长期大量喝止咳水,会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

  对肾脏、肝脏等脏器或器官造成损害,出现内分泌紊乱、低钾血症、便秘、恶心、情绪不稳定、睡眠失调、呼吸停顿等症状;

  损害脑神经,出现记忆力下降、智力损害、癫痫、神智失常、幻觉、诱发精神病,大量服用致昏迷、呼吸、心跳停止导致死亡;

  导致心理行为异常、人格异化社会功能退化,无法正常学习、工作,出现撒谎、脾气暴躁、自卑、自闭、自杀等问题;

  部分上瘾者为了满足瘾癖,会不择手段,最终走上吸毒等违法犯罪的道路。

  由于止咳水的成瘾性和危害性日益暴露,目前这类药品已被列入国家二类精神药品管理目录。公安部等部门并联合发文,在2015年5月1日之后,将止咳水列入毒品范畴,非法买卖运输止咳水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解疑释惑: 滥用为何会致瘾

  止咳水上瘾是一种药物成瘾。然而,本是治疗咳嗽的药物,为何滥用会导致上瘾?

  杨梅解释说,这是因为大量或长期使用止咳水后,其中含有的磷酸可待因(罂粟生物碱之一,与海洛因、吗啡等同属鸦片类)、麻黄碱(冰毒的前体)或者罂粟壳、鸦片等成分,会连续作用于躯体与大脑,让人产生暂时的欣快感、满足感,随后形成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类似海洛因和冰毒等的成瘾。

  什么是磷酸可待因?其别名包括可待因、磷酸甲基吗啡,属于中枢性镇咳药,具有镇咳和镇痛功能,其作用强度为吗啡的1/4,会抑制呼吸中枢,大量服用会让人产生快感和幻觉,出现晕眩、心跳异常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会上瘾,戒断症状类似海洛因。

  什么是麻黄碱?麻黄碱亦称麻黄素,是一类精神药品,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能兴奋交感神经,导致兴奋以及心跳加快,具有平喘、兴奋、致幻和麻醉作用。运动员服用麻黄碱后可增加兴奋程度、能超水平发挥,但对运动员本人有极大的副作用,因此,这类药品属于国际奥委会严格禁止的兴奋剂。麻黄碱也是制造冰毒和摇头丸的前体。长期或大量使用麻黄碱可致上瘾、损害大脑、脏器、和诱发各种精神病症,毒性类似于冰毒。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止咳水种类不少。杨梅说,不同牌子的止咳水中,磷酸可待因和麻黄碱兑比不同,引起的心理和生理效应也会有所不同:可待因兑比高,会让人昏昏欲睡;麻黄碱高,则让人精神兴奋。“但无论哪种牌子的止咳水,如果被大量或长期滥用,成瘾的可能性几乎都是百分之百的。”

  3 态度坚定: 对止咳水滥用说“NO”

  杨梅强调:“止咳水一旦成瘾,其严重性不亚于吸毒。它会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健康损害和经济损失。”

  由于能够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或欣快,成瘾患者对止咳水有强烈的心理渴求,停用后,就会出现身体上的戒断综合征,如浑身难受,烦躁不安,内脏和肌肉疼痛、痛苦不堪,重新服用后这些症状又会很快消失。因此,患者无法自己摆脱止咳药水,自愈难度很大。

  她认为,要使青少年免遭止咳水的毒害,学校、家长要加强教育,使青少年对止咳水的成瘾性、危害性有充分的认识;另一方面,青少年也要对止咳水说“NO”,防范止咳水趁虚而入:

  感冒、咳嗽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遵从医生指导服药。去药店购买止咳类药物时,如果没有医生的处方,即使不良药店推荐含可待因的止咳水,也应该拒绝;

  发现校园周围便利店、私人诊所有出售止咳水的,应该及时向老师或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和举报,防止同学受其危害;

  在网吧、酒吧等娱乐休闲场所(未成年人不可进入),无论何人以何种方式提供止咳水,都要提高警惕,拒绝饮用;

  在学习和工作感到疲劳、精神不振,有人称喝止咳水提神时,应该立刻警惕,坚决拒绝;

  如果已经成瘾,一定要认识到病况的严重性,不可抱侥幸心理,应积极主动配合医生治疗。

  “止咳水成瘾严重者,很难自行戒除,应在住院条件下积极治疗,争取早日戒除。”杨梅指出,家长发现孩子有滥用止咳水的可疑迹象,应及早找专科医师咨询,对问题孩子应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相关链接

  家长若发现孩子出现以下症状,要高度怀疑是否喝了止咳水,并及时带孩子就医:

  睡眠紊乱:白天嗜睡、晚上失眠,不能跟正常人的作息时间同步;

  食欲差:口味变了,吃得少,体形消瘦;

  腹泻多、出汗多。由于兴奋,出汗多,常腹泻,由于肠道失钾,容易出现低钾血症,表现为精神抑郁、倦怠、神志不清;

  性格改变:易怒,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

  喜欢黑暗不见阳光:不喜欢见到阳光,整天躲在黑暗的房间里,睡觉或发呆;

  发现有“止咳水”的瓶子。

  (刘一平 邵春晓)

  深圳特区报2015年07月03日C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