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深圳康宁医院 > 员工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青涩早恋莫要过于干涉

来源:深圳市康宁医院 时间:2015-01-02 17:25:00

  说到早恋,很多家长和老师为之色变,严加抵制与排斥,认为青少年恋爱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影响身心健康、学业成绩等,尤其对女孩的影响更为明显突出。

  “然而,早恋是青少年心理发育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种自然现象。如果处理得不恰当,不仅无助于解决早恋,反而会造成青少年心理成长的阻碍、甚至创伤,引起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深圳市康宁医院临床心理科医生丘日阳认为,学校和家庭在处理青少年的早恋问题时,应遵循心理发育的规律,慎重处理。

  【案例】老师在课堂上批评她早恋

  小华17岁,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初中和高一学习成绩很好,在年级名列前茅,因为她喜欢隔壁班的一个考试经常得年级第一的男生,所以她以他为学习的动力,每次考试都以接近或超过对方为前提,平时学习刻苦,所以每次考试成绩都很优秀。

  后来,班主任发现了女孩早恋,不仅在课堂上批评她早恋是不对的,还告诉了女孩家长,家长当然也加以指责。小华觉得在学校丢人,非常生气,不想去上学,慢慢地她也不愿学习,成绩下降明显,情绪逐渐低落,后来对学习没有丝毫兴趣,整天闷闷不乐,其他的兴趣爱好也放弃了,觉得自己头脑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睡觉也很不好。

  医生对她的心理诊断是“轻度抑郁发作”。

  【分析】周围的抵制对她是巨大的创伤

  早恋被老师和父母批评后,小华为何出现了抑郁?

  丘日阳认为,高中女生出现早恋心理其实很自然。通常,15-18岁的女生第二性特征刚刚形成,生理变化引起了性心理的微妙变化。一方面,她们担心别人发现自己的生理变化而产生羞怯感;另一方面,她们又希望同龄异性能够注意到自己的成熟,因而重视打扮和化妆。在这种变化过程中,她们希望与同龄异性交往的心理便应运而生。

  异性吸引是人类正常的心理活动,也是人类的本能。由于女孩子的性特征发育要早于男孩子,因此女生追求异性的心理也早于男生。丘日阳说,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产生“异性爱”的心理需求,而自我控制的意志较为脆弱,因此,容易陷入早恋的感情漩涡而不能自拔,或者出现性过错,所以,正确地认识及对待青春期早恋,至关重要。

  丘日阳认为,小华恋爱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原本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缺乏对早恋情感变化的认识和应对经验。“这时,周围环境对小华的行为约束和抵制性的态度,其实是一种巨大的创伤,处于青春期的小华在缺乏足够应付能力的情况下,持续地经历这些挫折创伤。这样的结局,就是情绪失控性下滑,最终形成抑郁。”

  【干预】家庭也被纳入进来

  心理医生对小华的干预策略包括两个方面:通过认知治疗,改变小华对待自身处境和情感的认识;通过对家庭的干预,促进家长与小华的沟通和理解,消除孩子的情绪困扰,恢复正常学习。经过几次咨询,小华的情绪逐渐得到改善,开始上学。

  在咨询中,小华说出了心里的委屈。她问医生“为什么不可以有自己喜欢的人”,而且这是自己学习的动力,只要不影响学习,“为什么老师要告诉家长?现在学校的所有同学都知道了”,“不敢再去学校了”。慢慢地学习跟不上了,每次看到考试成绩下降,就更没有信心了,觉得无论怎么努力也没有用,一切都回不到过去,干脆自暴自弃。

  医生明确地告诉小华,这件事情中父母和老师做法不恰当。然后跟女孩一起讨论应如何看待早恋,逐渐改变她的一些错误认知,包括学习与喜欢之间的关系。讨论中,小华开始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试图用恰当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

  小华的家庭也被纳入了干预的内容,通过沟通,她的父母对早恋的认识和态度也出现了改变,开始以引导的方式与女儿沟通和讨论早恋问题。

  【点评】应积极疏导,而非粗暴扼杀

  “青春期是每个人的必经阶段,在这个时期,孩子的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都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逐渐变成熟,慢慢接近成人。”丘日阳告诉记者,青春期作为个体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这种介于儿童和成人的过渡阶段,使得很多青少年成为社会上的边缘人,他们的地位的不确定性,和社会向他们提出的要求的不确定性,使他们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作为家长或老师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多点理解、理性引导,避免一味的严厉责备、甚至打骂,否则会引起很多的心理问题。

  丘日阳说,对待早恋这个问题的态度,只能是积极疏导和适当限制,而不是盲目地批评、粗暴地扼杀。否则很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或恐惧心理,导致他们不能正确处理和异性之间的关系,乃至为以后的恋爱、婚姻埋下隐患。

  同时,家长也应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这个阶段的他们自我意识增强,生理的发展引起心理的发展,渴望与异性交往,喜欢被朋友接纳,这是一种正常的交往与需求。如果不理解孩子青春期的特点,一味指责,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导致与家长分歧加重,而与家长的初衷背道而驰。

  延伸阅读

  早恋多数涉及家庭问题

  丘日阳告诉记者,早恋的中小学生中,绝大多数都涉及问题家庭。有的家庭父母离异,有的家庭存在暴力,有的家庭婆媳关系紧张,等等。在生活上,这些家庭的孩子享受不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宽容和关爱;在感情上,则缺乏温暖和尊重。大人们疲惫地生活,繁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需要,忽视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问题。于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非常渴望有人来分担他(她)的心事,有人给予他(她)理解和抚慰,而此时,情窦初开的异性同学就成了最好的倾诉对象。

  如果发现孩子早恋,怎么办?丘日阳说,这时家长一定要及时和孩子沟通,肯定孩子的有点与长处,并鼓励孩子继续保持,同时创造宽松的家庭环境,以利于孩子的成长。因为青少年学生的人格还处于相对不完善阶段,此时,老师的批评、父母的责骂、学习的压力,都会成为他们幼小心灵的天平向同龄异性倾斜的动力。

  另一方面,对于孩子的早恋行为,老师和父母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对孩子的训斥和打骂,而是应该反省自身在日常的生活中是否经常和孩子沟通,是否给了孩子足够的尊重和温暖。“当孩子把老师和家长当作自己的朋友、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和他们交流时,当老师和家长成为孩子亲密的朋友、成为他们信赖的人、能理智地帮助他们分析利弊时,早恋的害处就不会很严重了。”(刘一平 邵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