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深圳康宁医院 > 员工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有爱,不孤独——儿少精神科开展“4.2世界孤独症关注日”系列活动

来源:儿少精神科 时间:2021-04-02 10:40:00

W020210406392286829929.jpg

  「像星星一样明亮璀璨,却又像星星一样沉寂」 

  他们可能无法注视你的双眼,但渴望你的关注;可能无法适当表达自己,但同样需要交流。他们活在自己的那片星空,被人称为“星星的孩子”,也是罹患孤独症的孩子。 

  孤独症(ASD)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因神经系统失调影响到大脑功能而引致的终身发展障碍,症状在三岁前出现,患者多为儿童。 

  为了提高人们对孤独症和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对孤独症患者的关注,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孤独症关注日。 

  今年的主题是“共同努力,关注与消除孤独症人士教育与就业障碍”,其目的就在于倡导和呼吁社会大众对于孤独症人士,尤其是对其所在家庭给予关心和帮助,通过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建立和完善孤独症教育、就业救助体系,为患儿和家庭提供有利且长效的支持与保障。

W020210406392286944127.jpg

  深圳市康宁医院儿少精神科在近20年来接受孤独症康复服务达40余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康复治疗效果,得到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社会效益显著。往年的今天,儿少精神科都会为这群“来自星星的孩子”举办一些大型互动融合活动。今年,则是举办了一系列精彩纷呈、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 

  4月2日于深圳中心书城北区大台阶,儿少精神科张英副主任进行专题讲座《共同努力,关注与消除孤独症人士教育与就业障碍》。 

  张英副主任主要讲到孤独症人士的就业方向,提到大龄高功能孤独症孩子有很多自身特点和优势:诚信可靠、缺勤率低、高度秩序感、较强记忆力、专注执着、非凡图示辨别能力、细节关注等等。

W020210406392287609743.jpg

  她指出孤独症人士有些人拥有良好发记忆力及细节处理能力,如研究型职业、简单排序职业以及计算机行业等等,而适合孤独症人士的工作范畴远不止于此。所以,家长们必须建立“始于幼年、基于能力和兴趣”的理念为孤独症孩子的未来和就业着想,要有忧患意识,做到捷足先登做好功课、做好准备。

  4月2日于青年广场北门二楼WOW剧场,儿少精神科王冰医生就本次活动进行专题讲座《共同努力,关注与消除孤独症人士教育与就业障碍》。 

  王冰医生提到,受情绪行为、学习能力、沟通技能等的影响,造成儿童社会认知水平的缺损,导致沟通、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成了孤独症儿童普遍存在且核心的问题,而每一名患儿的具体障碍、特点和严重程度各有不同。因此,当孤独症患儿进入学校我们应该提前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

W020210406392288095182.jpg

  4月2日于深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一楼多功能厅,儿少精神科康复教育部护士长戴世霞进行孤独症儿童家庭康复观念的科普讲座。 

  她主要介绍家庭康复训练对孤独症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家庭康复训练需要具备的条件。她指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是长期复杂的过程,对孩子的了解、家庭陪伴、亲密关系的建立等都是机构无法替代的,所以家庭应掌握有效的应对技巧,配合家庭康复。 

W020210406392288884888.jpg

  儿少精神科柯晓殷副主任带领团队走进社区,开展公益讲座,让社区居民更加直接地认识及了解孤独症。

W020210406392289377464.jpg

  另外,由儿少精神科医生、康复教师及护理人员等多学科人员组成的团队开展义诊活动,为市民提供关于孤独症谱系及相关发育障碍的诊断、康复及护理咨询;开展一对一的关于孤独症状况咨询,并提供专业的诊疗、康复教育及护理建议,以及青少年心理及精神障碍相关问题的咨询服务,获得市民阵阵好评。

W020210406392290101566.jpg

  本次系列活动,由深圳市康宁医院、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深圳市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儿童精神医学学组、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联合主办。活动不仅让大家更加了解这样一群需要爱也会表达爱的孩子,也让大家更加理解这些孩子家庭的困境和希望。多场讲座均结合现场互动、答疑,气氛活跃,参与者纷纷表示通过这些活动,他们能够了解这一类孩子的主要特点和困难,对他们的接纳和包容度更高。 

  坚信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必将推动孤独症患者的康复走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