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13
2024-08深圳市康宁医院获评深圳市2023年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定点五星机构
根据《深圳市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定点机构管理办法》与《深圳市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定点机构准入标准》,深圳市康宁医院儿少精神科康复教育室不断强化机构专业能力建设,推动自我优化进程,在2023年市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定点机构星级评定中脱颖而出,荣获最高等级“五星机构”殊荣。这一荣誉不仅是对深圳市康宁医院在残疾儿童康复服务领域所做努力的极大肯定,更是对医院不懈追求高质量康复服务的高度认可。 深圳市康宁医院儿少精神科康复教育室成立于2004 年,是深圳市最早的精神科儿童康复中心,也是全国孤独症康复服务规范性进修培训课程的代培基地,墨尔本国际孤独症研究培训中心,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团队,由医学、康复、护理、特殊教育、心理、音乐治疗、幼儿教育及社会工作者等多学科人员组成,专业力量雄厚。科室专注于18岁以下神经发育障碍儿童的全面康复,其丰富的康复教育体系涵盖了从早期介入丹佛模式到现代仿生学综合性训练等多元化治疗手段,并创新性地将数字医疗融入康复过程,实现了康复教育的精准化与智能化,让康复教育更加精准、高效。自科室成立以来,为超过50万人次的儿童点亮了康复之路,树立了全国孤独症康复服务的标杆。 儿少精神科依托“三名工程”项目,持续引进高层次人才与先进康复技术,通过深度交流与合作,不断为康复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共同促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医院将继续秉承“凝聚专业力量,促进儿少心理健康”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康复服务的专业性与全面性。同时,医院将积极发挥在孤独症康复服务领域的引领作用,为更多残疾儿童带来希望,推动康复服务行业的创新发展。07
2024-08深圳市康宁医院夜间门诊来啦!快来看看怎么预约挂号→
7351301
2024-08温暖服务,用心守护
近日,我院急性干预科男三区收到一封患者家属的感谢信,表达了对我院医护人员专业的技术、细致耐心的服务,以及病区人性化管理的认可和肯定。字字句句情真意切,让我院医务人员深受感动和鼓舞,温暖了医务人员的心田。 信中提到的住院患者小明(化名),因患有孤独症,在沟通及日常配合治疗上均存在诸多障碍。面对这些挑战,我院急性干预科男三区的医护人员悉心护理,通过患者能理解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并根据小明自身情况与家属积极沟通,共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通过科学方法和悉心治疗护理,小明情绪逐渐稳定,病情明显好转。 笔笔绘仁心,声声传暖意。这封感谢信,不仅体现了患者及家属对医院服务的认可,也让我们感受到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更是对医务人员的莫大的鼓励和支持。 未来,我们将始终秉持着“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用专业服务患者,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温馨的医疗服务。25
2024-07深圳市康宁医院举办“儿童青少年多家庭小组培训工作坊”助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2024年6月29日至30日,由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儿少专业委员会、深圳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儿童精神医学学组及深圳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联盟联合主办,深圳市康宁医院(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承办的“儿童青少年多家庭小组培训工作坊”在深圳顺利举行。培训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荣休教授马丽庄女士及香港教育大学特殊教育与辅导学系助理教授罗颕嘉博士担任导师。来自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学校、康复机构、特教机构及融合教育机构等专业人士参会。 此次活动通过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李凌江教授团队项目的支持下,旨在进一步推进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服务的专业化与体系化建设,聚焦多家庭小组疗法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与推广。会议现场 为期两天的培训,内容既全面又深入,从多家庭小组疗法的理论基础出发,逐步延伸至家庭评估策略、小组动态发展过程及其背后的变革机制。通过理论讲授与互动体验的无缝衔接,学员们不仅掌握了多家庭小组疗法的精髓与操作要领,更在诸如“世界纪录挑战”“家庭徽章共创”等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中,体验了多家庭小组治疗模式的独特魅力与成效,深刻领悟到了其在促进家庭间相互理解、共同成长的非凡力量。培训还紧密围绕抑郁症这一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剖析了多家庭小组疗法在识别、应对青少年抑郁挑战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并细致讲解了小组活动设计与引导的艺术,为学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实战指南与灵感源泉。 此次工作坊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心理健康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与学术交流,更为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防护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石。未来,深圳市康宁医院(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将继续依托“三名工程”项目,深化国内外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17
2024-07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举办2024年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者巴林特团体专题培训班
为有效提升深圳市精神卫生社工服务技能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推动我市精神卫生社工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2024年7月9日至12日,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举办了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者巴林特团体专题培训班,各区精神卫生中心、慢性病防治院、深汕特别合作区应急管理局、基层社康服务中心等单位社会工作者94人参训。 培训班邀请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谢永标、广东省心理健康协会副秘书长凃莉婷等巴林特团体培训专家进行授课,分别讲授了巴林特团体概要、巴林特团体设置、团体带领练习、金鱼缸观察体验等。学员们积极参与,分组模拟真实场景,运用案例进行角色扮演与情感共鸣,不仅加深了对巴林特团体工作法的理解,更在实操中锤炼了同理心与沟通技巧。这种沉浸式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员们的深刻反思与积极反馈,他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极大地拓宽了他们的服务视角,增强了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的动力。 “巴林特”这一源自英国精神分析师Michael Balint的创新模式,以其独特的共情机制与角色转换策略,为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提供了宝贵路径。本次培训不仅为新学员铺设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还通过后续的实践督导与指导,为往期学员搭建了持续成长的桥梁,有效提升精神卫生社工在工作实践中应用巴林特团体的能力,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更优质、全面的精神卫生服务,促进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培训班合照27
2024-06深圳市康宁医院吴东辉当选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精神医学与心理健康分会副会长
近日,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精神医学与心理健康分会换届选举顺利召开,深圳市康宁医院老年精神科吴东辉主任医师当选为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精神医学与心理健康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精神医学与心理健康分会成立于2017年9月8日,是国家一级学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Chinese Geriatrics Society,CGS)的下级分会。学会一直致力于我国老年精神卫生服务人才的培养,在保障老年人精神健康、预防精神疾病发生方面开展相关研究,通过建设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拓宽学术交流渠道,使国内老年精神医学与心理健康服务与研究质量得到提升。 吴东辉主任作为我院老年痴呆专家诊疗研究团队学科带头人,参与制定《中国老年期认知障碍防治指南》和《老年期抑郁障碍诊疗专家共识》等行业标准,推动老年精神医学的规范化发展。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以及国际和国内多中心新药临床试验,包括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阿尔茨海默症的诊治方法研究”,为老年精神疾病的诊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此外,老年精神科引进伦敦国王学院Robin MacGregor Murray教授团队 “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团队,并于2023年获批三名工程伦敦国王学院项目第二轮合作,进一步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老年精神医学事业的发展,不断提升深圳市老年精神科学科建设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证书24
2024-06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举办第八期深圳市心理援助与危机干预技能培训班
2024年5月31日至6月1日,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举办了第八期心理援助与危机干预技能培训班,旨在打造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的深圳地区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全面提升其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应急管理的能力。本次培训班由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危机干预科主任位照国主持,邀请了天津市安定医院龙鲸主任、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王苏弘副主任、深圳市春风应激干预服务中心隋双戈博士、深圳龙华区生命关爱中心项杨燕主任、临床心理学博士汪瞻等多位从事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研究的专家进行现场授课,共吸引了来自全市各区的87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 培训班内容充实、贴近实战,涵盖了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基础、认知行为技术在危机干预中的应用、青少年群体的应激管理与危机干预策略、危机干预队伍的组织与管理方法、心理援助热线的规范操作与工作手册的制定,以及心理热线危机个案的督导等内容。专家们的讲解深入浅出,生动且实用,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他们认为这次培训不仅提升了他们的专业技能,还增强了他们应对心理危机的信心和能力。 未来,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将继续聚焦心理援助与危机干预技能培训,不断优化课程设计、完善培训体系,并积极链接各区优势资源,以进一步提升深圳市专业技术人员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心理危机干预能力,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心理健康服务。17
2024-06深圳市“三名工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团队来深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2024年6月6-7日,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团队李春波教授及王继军教授到访深圳,与深圳市康宁医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李春波教授为Cochrane Schizophrenia Group编辑及中国分支负责人、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王继军教授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脑电生理研究室主任。 在此次学术交流活动中,李春波、王继军等4名专家围绕“系统综述/Meta分析的全面介绍、PubMed检索的策略设计、管理文献软件Endnote介绍及REVMAN软件介绍以及GRADE评价与实践练习”等多个课题进行研讨交流,并在每个环节给予学员指导,帮助学员全面透彻地理解并掌握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 Cochrane系统综述/Meta分析作为循证医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和最佳证据的重要来源之一,在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各专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作为客观评价和合成针对某一特定问题研究证据的最佳手段,被视为循证医学最高级别的证据。 通过此次培训活动,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本次学术交流活动,加深了大家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方法的认识,让大家能更好的掌握科学分析方法,拓宽了科研思路,不断推动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2024年Cochrane系统综述/Meta分析培训班人员合影12
2024-06深圳市“三名工程”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专家来深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2024年5月31日,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与深圳市康宁医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共同探讨儿少精神科的学科建设,推动深圳市儿少精神卫生服务的发展。此次活动是深圳市康宁医院国家重点专科(精神科)建设项目的一部分,也是深圳市医学重点专科(儿少精神科)和深圳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儿童精神医学学组联合主办的重要学术活动。通过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旨在推动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 在此次学术交流中,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廖梅教授、张丽教授和鞠玉朦教授分别带来了《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的诊治》《应激相关障碍》以及《儿童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诊疗进展》的专题讲座。讲座围绕“虚拟现实技术在网络游戏障碍者渴求评估与干预中的应用及其神经机制的探索、青少年抑郁障碍运动处方的循证指南制定、基因测序技术在自闭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青少年抑郁障碍的精准经颅磁干预疗效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研究以及慈心与正念观呼吸团体训练对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的疗效及机制研究”等多个前沿课题进行研讨交流,为参会的医务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知识和宝贵的实践经验,共同促进儿少精神障碍诊治发展。05
2024-06深圳市康宁医院荣膺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儿童心理健康促进
专业委员会情绪障碍学组组长单位
20
2024-05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为“三考季”考生心理护航
面对“三考”(高考、中考、学考),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成为考生和家长关切的问题。为此,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联合教育部门专家,开展“三考季”系列心理护航行动。通过多种渠道,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一个专业的“心理港湾”。 “健康宁心”微信公众号,科普心理健康知识 针对考生及家长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需求,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通过“健康宁心”微信公众号等官方平台,将连续发布考试心理健康科普文章。向广大考生和家长普及调整心理状态的建议和方法,并通过短视频的方式,“手把手”教考生及家长减压放松的实用技巧,帮助考生和家长筑牢考前心理健康的“防护盾”,防御负面情绪的侵扰。 心理援助热线,构建心理健康“加油站” 当感到茫然无措、烦恼不安时,不妨找人“聊聊天”,停下来“加加油”。深圳市、区精神卫生防治机构通过心理热线,为全市考生提供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其中,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援助热线(热线号码:400-995-995-9)等,安排专业团队24小时驻守。 深圳市、区心理援助热线电话 “倾听陪伴”小程序,提供心理健康“云树洞” 由深圳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及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共同规划实施,市精神卫生中心负责日常管理运营的“倾诉陪伴”远程心理服务平台,就像“树洞”一样,为考生和家长营造安全、隐秘的倾诉空间,倾听他们的心声。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文字、语音或视频等任意一种方式,在线咨询,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从而更好地调整心理状态,迎接考试的挑战。 “倾诉陪伴”小程序预约入口29
2024-04深圳市以满分成绩顺利通过国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验收
2024年4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全国精神卫生重点工作推进会,会上通报了国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验收结果。深圳以满分200分的优异成绩成功迈过这一国家级试点的高标准门槛。深圳市卫健委公卫处副处长杨军华在会上就我市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工作经验作了分享,展现了深圳精神卫生工作的卓越成效和独特路径。 2019年,国家启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旨在探索社会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有效模式,完善全方位、全人群、全周期、全覆盖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群众心理健康水平。2023年7月,试点工作迎来了国家考核评估验收,评估内容包括组织领导、网络建设、服务规范、患者管理等共6大项目95条指标。 深圳市作为全国首批响应国家号召、勇担试点任务的城市先锋,在市委政法委、市卫生健康委的双牵头下,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积极发挥专业引领和组织协调作用,连同教育、公安、民政、妇联等部门共同发力,从建机构、育队伍、抓服务等方面出台一揽子的政策措施,使心理服务资源星火燎原,从寥寥无几到遍布各个领域各个角落。各服务网点配置精神卫生社工或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面向重点人群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筛查发现、心理干预、转诊转介等全流程防护网,帮助高危人群化解心理危机,针对特殊人群开展心理关爱帮扶,改善社会民生心态。试点以来,深圳市在社区、学校、职场、医院、特殊场所等领域精心培育了一批社会心理示范项目,2023年全市27个社会心理服务典型经验模式入选全国优秀案例,入选数量居全国各省市榜首。 未来,我市将继续总结提炼试点经验,以创新精神驱动服务模式升级,持续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常见精神障碍防治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等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心理援助平台建设和心理咨询机构管理,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