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7
2015-05疑似精神病人砍人事件,康宁医院院长怎么看?
5月20日下午6点多,一疑似精神病人闯进位于罗湖区田贝四路一家餐厅持刀砍伤群众,造成1死7伤。连续三四天,深圳市康宁医院院长刘铁榜都没怎么合眼,甚至在参加党代会期间也“魂不守舍”,会议间隙不停地通过微信和短信向患者的主治医生询问病情。 “我们的心情非常沉重。深圳市康宁医院是治疗精神病人的地方,我们要求医生护士不能和精神病人动手,精神病人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这个疑似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就像兄弟姐妹们闯了祸,我们万分痛心。”刘铁榜说。 事发后,有消息称这名疑似精神病患者是在康宁医院交接的时候跳下急救车逃走,随后出现在几百米外的田贝四路。那么,当时情形究竟如何?晶报记者在康宁医院看到了救护车进入医院的视频监控。 监控显示,当日18时40分,一辆120急救车进入康宁医院大门,倒车入库后,两名急救医生走下车打开车门,一名身着黑衣的男子下车,绕着急救车慢慢走了几步,随后趁着医生和家属不注意,转身缓步走出了医院大门。几秒钟后,家属发现黑衣男子离去,追了出去,急救医生也随后追到了医院大门。十分钟后,这名黑衣男子在医院马路对面的餐馆里行凶,造成1死7伤。 为什么医生不去强行把黑衣男子追回来?无辜公众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这起事件带来了什么教训和反思?带着这些问题,晶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深圳市康宁医院院长刘铁榜。 1 “肇事者为外地流动人员,此前未进入深圳精神卫生诊疗管理系统,在没有对他做出明确诊断之前,根据《精神卫生法》,医院和医生无法强制将他留下来” 晶报记者:监控上显示,这名黑衣男子下车后是缓步走出大门的,期间没有逃跑,没有推搡,怎么会在十分钟后突然行凶呢?医学上如何解释? 刘铁榜:我们目前将这名黑衣男子定为疑似精神病人。一般来说精神分裂症产生的暴力行为有以下特点:一是突发性,如他在监控中缓步走出,出去后开始行凶,没有预兆,难以防范,难以及时采取措施。二是残暴性,在妄想幻觉之下把人置于死地。三是持续性,在比较长的时间施暴,精神病症状使其难以中止,他们缺乏对象,缺乏目标,是泛化的妄想,袭击的面非常广。四是他们往往对周围的怨气和敌意越来越多。他们得病后往往受到歧视,家庭、单位、社会可能对他们有不公正的待遇。 晶报记者:为什么医生不把他强行拉回来?面对网上有声音责怪康宁医院医生没有尽到职责,你怎么看? 刘铁榜:这名男子是外地来深圳的流动人口,从来没有进入康宁医院以及深圳市精神卫生的就诊系统里。他进到了地理位置上的康宁医院,但来自其他综合性医院的120急救医生没有将他转送到康宁医院医生手里,这名男子就离开了。因此,在没有对他做出明确诊断之前,根据《精神卫生法》,医院和医生无法强制将他留下来。 晶报记者:那现在看来,整件事情哪个环节会有漏洞? 刘铁榜:这件事情造成公众对精神病人恐惧,我们这支队伍也感觉事情没做好。 这次事件是一个外地流动的非户籍居民、非常住居民的肇事案件,相当于一次输入性病例。的的确确没进入公安视野,没进入我们视野,来不及反应。 坦白地说,我们的精神卫生网络不健全。深圳只有30多年历史,最近这几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对精神卫生工作非常重视,但这需要过程。目前来看,深圳精神卫生病床资源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深圳精神卫生医生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我们的网络太粗了。 2 “去年康宁医院治疗了6000个住院病人,5个人中有一个是流浪病人。流浪病人管理难度较大,他们没有家人看护、照顾,居无定所” 晶报记者:深圳流动人口中的精神疾病患者多吗? 刘铁榜:深圳流动人口中精神病人的比例较高。康宁医院每年救治的流浪病人有3000人左右,其中住院的有1200人左右。去年我们治疗了6000个住院病人,5个人中有一个是流浪病人。这些病人身份不清楚,来历不清楚,过去做过什么不清楚。 我们鉴定的精神病人暴力刑事犯罪结果发现,160例中只有8例是户籍人口,仅占5%;95%都是流浪病人。这部分流浪病人管理非常难。去年一年深圳户籍的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只有3例,还是轻度的,户籍人口管理得还是比较好。但是流浪病人管理难度较大,他们没有家人看护、照顾,居无定所,受到路人歧视。 晶报记者:对于这些流动人口有什么比较好的管理办法? 刘铁榜:对于这些流动人口,我呼吁全国联网管理。对这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尤其过去有过攻击行为的病人,一进到深圳就应有监管。 3 “从整体上看,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率并不比正常人的比例高。精神病人经常是受害者,对社会的恐惧更多” 晶报记者:前两天有市民到康宁医院门口抗议,声称要把康宁医院赶出闹市区。对此,你怎么看? 刘铁榜: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居住或工作在附近的市民,我也非常理解。但是不是因为害怕就要把所有精神病人隔离起来?我来说个数据,深圳重性精神病人的患病率是1.41%,按照深圳1000多万常住人口算,重性精神病人有15万。我们有太多机会遇到他们了,他可能就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家人、我们的同事。精神病人离我们如此之近,这一人群的利益要不要保障? 香港的精神病人就在社区,也发生过精神病人袭击的事情。我们不能出了一点事情就把精神卫生事业灭了,不能出了一点事情就把精神病人和我们之间建立起厚厚的壁垒。15万精神病人,再加上他们的家人,我们能建一道篱笆把他们关起来吗?关键是如何管理。 晶报记者:很多市民对精神病人都有恐惧的心理。 刘铁榜:这点可以理解。但是从整体上看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率并不比正常人的比例高。精神病人经常是受害者,如他们遭受暴力、虐待,财产、住房被剥夺,自由被剥夺。不过,重性精神病人发生暴力行为的比例的确比正常人要高。正常人约3%的比例可能发生暴力行为,但是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比例是7%-8%。重性精神病人一旦实施暴力,往往有极大的破坏力,让社会感到不安。 但是也请我们的市民换位思考。其实,精神病人对社会的恐惧更多。他们本身生活得战战兢兢,惶恐不安。在一个文明社会里,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帮助软化他们的心灵,他们的怒气会少很多,我们也会得到安宁和宁静。 4 “我们马上要针对警方和综合医院急救系统加强培训,提高他们识别、处理精神疾病患者的能力,还要加强对家属的培训” 晶报记者:对于市民的担忧,有什么防控措施?如何管理精神病人? 刘铁榜:市民不要过度恐慌,我们有一定的自信和相当的底气。深圳有一个全国级别最高的精神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总召集人是市委常委,召集人是分管副市长,成员单位是近30个局委办和各新区政府成员,定期研究深圳精神卫生的难点、热点和重大事项。 此外,深圳有精神卫生立法,全国仅有七个城市立法,深圳还是这七个里面唯一有精神卫生立法配套设施的。 对于床位等资源不足的问题,政府已经在坪山新区开建一所精神康复医院——健宁医院。健宁医院被国内同行称为中国精神卫生的“一号工程”,这个项目已经破土动工,计划在2017年底交付使用。建成后,康宁医院在市区的业务要转型,转向心理医院,主要看焦虑症、抑郁症、睡眠障碍、家庭暴力等。 深圳市康宁医院的医疗在行业内也被广泛认可,在复旦大学开展的精神卫生全国排行榜上,康宁医院连续四年进了前十名。 晶报记者:接下来会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保障公众的安全? 刘铁榜:我们马上要针对警方路面巡逻人员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高他们识别、处理精神疾病患者的能力;我们马上要组织急诊急救人员和120指挥系统的急救队伍培训,告诉他们遇到病人怎么办;我们还要加强对家属的培训,如什么情况需要送诊等,还要加大家庭的访视,请市民予以配合。我们和警方以及医疗机构要做到无缝衔接,不能再像这次事件,事前事中康宁医院没有得到信息。我们这条战线上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要提高服务水平和专业技术,将我们的精神卫生网络布置得更紧密一点。 晶报记者周亦楣 罗俊杰 晶报2015年05月26日A925
2015-05康宁医院启动心境障碍公益活动
羊城晚报讯 记者王俊报道:深圳市康宁医院昨日启动心境障碍大型公益活动,成立“心晴医患家属联谊会”,会员包括:由门诊医生评估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心境障碍患者(躁狂发作、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复发性抑郁障碍)、有兴趣参加的患者及其家属、广大市民、医护人员。 联谊会将在6—7月期间推出系列公益活动,为会员订制国内外著名专家定期授课,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免费的专家预约号、医患互动沙龙以及出院后的随访等各项专业服务。通过联谊会活动,使心境障碍患者及其能从专业医生、尤其是全国顶尖的专家处得到第一手的疾病治疗和管理的信息,也让更多市民认识、了解、走近心境障碍,社会各界能走近心境障碍患者和家庭,给予更多包容、理解和支持。 联谊会今日起接受报名,市民可拨打电话专线0755-25508915、关注微信号:CNYY-CAB,也可前往罗湖区翠竹路市康宁医院厚德楼401室现场报名。 来源:羊城晚报2015年5月22日A1725
2015-05康宁医院成立医患家属联谊会
【深圳商报讯】(记者 赵鸿飞 通讯员 邵春晓)记者昨天从市康宁医院获悉:该院启动心境障碍大型公益活动,成立“心晴医患家属联谊会”,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个可持续的医患沟通和疾病信息交流平台。 据介绍,心境障碍是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也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心晴医患家属联谊会”将在6~7月推出系列公益活动,为会员订制国内外著名专家定期授课,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免费的专家预约号、医患互动沙龙以及出院后的随访等各项专业服务。 深圳商报2015年5月22日B220
2015-05市康宁医院增设药物依赖科
深圳晚报讯 (记者 周倩通讯员 邵春晓) 记者昨天从市康宁医院获悉,该院增设药物依赖科,设有酒瘾药瘾专科门诊和住院病区。该科主要提供酒精成瘾、酒精所致精神障碍、酒精中毒、酒精中毒性脑病、新型毒品成瘾与中毒、处方药(止咳水等)成瘾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烟瘾咨询、赌瘾网瘾等行为成瘾的诊治和咨询服务等,并为成瘾患者的共病提供一体化治疗。 设在市康宁医院厚德楼四楼的药物依赖科由青年学者、国内知名专家杨梅博士担任科主任,拥有一支成瘾医学和精神卫生学专业的诊疗团队。目前,饮酒与药物滥用所导致的各种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健康和造成社会负担的重要问题之一。相对于其他一线城市或人口和经济相当的城市来说,深圳对于酒精和药物依赖患者的医疗服务机构明显不足。在市康宁医院住院的患者中,酒精与药物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数也在逐年增加。根据2004年的调查数据,深圳市所属的珠江三角洲区域酒依赖的患病率是6.0%,而在男性中的患病率达到8.1%。根据深圳市的人口总数推测,深圳市酒依赖的患者人数可能是63万到64万。 深圳晚报2015年5月20日B1520
2015-05饮酒与60多种疾病有关----康宁医院开设酒瘾药瘾专科,住院病区于5月26日开始收治住院患者
深圳商报记者 赵鸿飞 通讯员 邵春晓 记者昨天从市康宁医院获悉:该院酒瘾药瘾专科门诊日前正式开诊,住院病区于5月26日开始收治住院患者,将设40张床位。市康宁医院药物依赖科主任杨梅博士呼吁,酒瘾、药瘾患者必须及早接受规范治疗,才能有效提高治愈率。 深圳可能有60多万酒瘾患者 市康宁医院药物依赖科主任杨梅博士介绍,自5月15日正式开诊以来,该院酒瘾药瘾专科门诊中接近半数患者是酒瘾患者,而且酒瘾患者主要是男性,年龄从20多岁到四五十岁不等。从嗜酒危害来看,有些患者常年成瘾性饮酒不能正常工作,也有人因嗜酒影响家庭和谐,嗜酒者大多痛苦不堪,却无法摆脱酒瘾诱惑。 据了解,目前我国男性的饮酒率超过了55%,女性的饮酒率达到15%。世界卫生组织发布《2014年酒精与健康全球状况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因有害使用酒精造成330万人死亡,平均每10秒钟就有一人因饮酒死亡。 目前,我国酒消耗大约以每年13%的速度增加,由饮酒造成的各种危害、酒精使用障碍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 深圳人同样喜欢饮酒!调查数据显示,珠三角地区酒依赖的时点患病率是6.0%,而男性的患病率达到8.1%。根据深圳市的人口总数推测,深圳市酒依赖的患者人数可能是63万至64万。据介绍,饮酒与药物滥用所导致的各种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健康和造成社会负担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市康宁医院住院的患者中,酒精与药物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数也在逐年增加。相对于其他一线城市或人口和经济相当的城市来说,我市对于酒精和药物依赖患者的医疗服务机构明显不足。市康宁医院此次根据业务发展及社会需求增设药物依赖科,设立了酒瘾药瘾专科门诊和住院病区。 喝酒成瘾引发多种疾病 市康宁医院药物依赖科主任杨梅博士指出,多数深圳人对喝酒成瘾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的现象应引起关注。饮酒与超过60种疾病有关,如肿瘤尤其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肝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脑出血及出生缺陷等。饮酒还可导致严重的社会和心理功能损害,如意外伤害、自杀、家庭暴力、严重人际关系冲突、失业、精神抑郁等,长期或大量饮酒者会诱发精神疾病。饮酒还会造成下一代发育畸形、智力低下等。如孕妇、肝脏和胰腺疾病的病人;机械类操作者,如司机、飞行员等均不能饮酒。 她指出,对酒精依赖者的治疗要进行规范治疗,并从心理上进行干预。比如出院后仍要防止酒瘾复发和复饮。生活中失业、失学、婚变和家庭冲突等都会引发“借酒消愁”而诱发酒瘾复发和复饮。同样,升学、升迁、结婚等“喜事乐事”,同样也会导致复饮。 为避免饮酒成瘾,在社交时尽量少饮酒或不饮酒。同时,尽量避免家庭不和、工作和生活上的不如意等外来压力,引发酒精成瘾和依赖。 青少年滥用止咳水不容忽视 据了解,从目前门诊情况来看,酒瘾药瘾专科门诊中另有1/3患者是滥用止咳水成瘾者,以青少年居多。市康宁医院药物依赖科主任杨梅博士介绍,目前在广东省,尤其是在青少年中,止咳水滥用问题已十分严峻。 据悉,市康宁医院药物依赖科提供酒精成瘾、酒精所致精神障碍、酒精中毒、酒精中毒性脑病、成瘾性处方药(止咳水等)、新型毒品成瘾与中毒的诊断和治疗,同时也可提供烟瘾咨询、赌瘾网瘾等行为成瘾的诊治和咨询服务等,并为成瘾患者的身心共病提供一体化的治疗。 深圳商报2015年5月20日B315
2015-05“酒鬼”戒酒可找康宁医院药物依赖科
晶报讯(记者 罗俊杰 通讯员 邵春晓)“酒鬼”戒酒有好去处了!昨日,记者获悉,深圳市康宁医院根据业务发展及社会需求增设药物依赖科,开设酒瘾药瘾专科门诊和住院病区。其中,酒瘾药瘾专科门诊于5月15日正式开诊,住院病区则于6月1日开业。深圳市康宁医院药物依赖科将提供“酒精成瘾、酒精所致精神障碍、酒精中毒、酒精中毒性脑病、新型毒品成瘾与中毒、处方药(止咳水等)成瘾”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转载自晶报2015年5月15日A15版15
2015-05康宁医院药物依赖科开诊
羊城晚报讯 记者王俊报道:深圳市康宁医院药物依赖科今日正式开诊啦!药物依赖科设有酒瘾药瘾专科门诊和住院病区,其中酒瘾药瘾专科门诊今日首先开诊,住院病区将于6月1日开业。这意味着,深圳此前对于酒精和药物依赖患者的医疗服务机构数量明显不足的问题将有所缓解。 记者了解到,随着经济的发展,饮酒与药物滥用所导致的各种问题已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相关调查,深圳市所属的珠江三角洲区域,酒依赖的患病率曾高达6.0%,其中男性中的患病率达到8.1%。根据深圳市的人口总数推测,深圳市酒依赖的患者人数可能是63万-64万。另一方面,根据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来看,深圳市所属的广东省的吸毒人数在全国居高。截至2014年4月,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是258万,其中冰毒、K粉等新型毒品的比例与传统毒品的比例约各占一半。而广东省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就达到了45.7万,占据全国吸毒人数的六分之一。按1:4的保守估计,广东省的实际吸毒人数至少有180万,其中冰毒、K粉等新型毒品滥用人数约90万,而在广东省泛滥流行的止咳水(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成瘾还不在登记之内。而目前在广东省,尤其是在青少年中,止咳水滥用问题已十分严峻。2008年的调查发现,在广东省的中学生中,止咳水的滥用率为5.3%。 与此同时,相比于其他一线城市或人口经济相当的城市来说,深圳此前对于酒精和药物依赖患者的医疗服务机构数量明显不足。根据深圳市康宁医院所接收的住院患者数量统计,酒精与药物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数逐年增加,对药物依赖科尽快开诊的需求十分明显。此次,深圳市康宁医院正式开诊药物依赖科,提供酒精成瘾、酒精所致的精神障碍、酒精中毒、酒精中毒性脑病、新型毒品成瘾与中毒、处方药(止咳水等)成瘾等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烟瘾咨询、赌瘾网瘾等行为成瘾的诊治和咨询服务等,期望为成瘾患者的共病提供一体化治疗。 转载自羊城晚报2015年5月15日A22版24
2015-04成人也可能患有多动症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一平 通讯员 邵春晓 没错,成人也会有多动症。这让很多人惊讶,他们觉得多动症是儿童才会得的病,即使是在医学界,过去也曾流行一个观念,认为多动症的症状在机体成熟与发展过程中会渐渐消失,多动症在成人中并不存在。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多动症到了成年并未消失。深圳市康宁医院儿少精神科主治医师寇聪指出,30%-70%多动症患者的症状会持续到成人期,只是“多动”不再是这一障碍的首要特征。 A 成人多动症表现很多样 根据寇聪介绍,患有多动症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会有以下一些表现。 1、注意缺陷:做事不能集中注意,或持续注意的时间短暂,即使很重要的事情也是如此。 举例: 不能坚持做如阅读报刊、填写表格等简单事情,也难以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 在社交场合,与朋友聊天时,只注意到别人谈论的部分内容,思维跟不上大家谈话的进程;自己说话时则抓不到要点,所说的内容与正谈论的主题无关,不能融入集体之中,并经常迫不及待地打断别人的谈话,反复出现这样的问题以后,朋友再也不愿意与之交往,患者自己则不知道为什么不讨人喜欢或者怎么就把人给得罪了。 2、注意力容易分散:患者的思路或活动经常被无关的事情打断,不能有始有终地完成一件事情。 举例: 写工作报告时,思路经常被其他声音打断,如突然听到窗外的鸟叫声,十几分钟后又注意到邻居家的开关门声和说话声,听到外面汽车的喇叭声等,使之无法写下去。 无耐心长时间安静地做事情,例如特别没有耐心排队等候,听课、开会时不能在座位上安静地坐好,随时有站起来走动一下的强烈欲望,若被迫坐着便感到烦躁不安,走动以后才会感到舒服,所以经常找借口离开座位,有的人只要坐下来就不停地用手敲打桌子、在座椅上扭来扭去、抖腿、抠手指甲、摸脸等。 3、冲动:做事情先行动后思考,做出决定后迫不及待地付诸行动;凭一时的冲动行事,或仅为了一时高兴而行事,根本没有顾及到不良后果会带来痛苦。但因为事先没有周密考虑,预料不到行动造成的后果,因此当不良结果发生后又感到后悔。 举例: 冲动性辞职,造成频繁更换工作;冲动性购物,结果买一大堆不需要的东西;冲动性投资、冲动性赌博,造成家庭财产严重损失;与异性一见钟情,闪电式结婚后又很快离婚。 在商场偷东西。开车超速驾驶、飙车、闯红灯,导致发生交通事故而被罚款、吊销驾驶执照甚至判刑。 4、情绪变化不定,容易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极端:遇到高兴的事情很容易兴奋,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很容易烦躁、发脾气、对刺激反应强烈。 举例: 因为一点小事突然对配偶发很大的脾气,下很重的手打小孩,导致婚姻关系不良、亲子关系紧张。 在外容易因小事和人发生争吵、起冲突,给人喜欢惹是生非的印象。 驾驶的时候容易开赌气车、斗气车,即近些年流行的“路怒症”。 5、缺乏计划性和条理性:在一件事情还没有完成时,又开始去做另一件事情,“东一下西一下”。 举例: 办公桌和书柜混乱不堪,不会按照轻重缓急来安排自己的工作,不能有条不紊地安排家事、料理家务,经常找不到需要的东西,丢三落四。因此做事效率低,完成一件事所花时间很长,或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却得不到应有结果。所以成人多动症患者在工作中,经常被形容为“低效率的工作狂”。 6、其他:还有一些患者由于人际关系紧张、生活不稳定,易产生挫折感,为了应对一些生活应激,患者会过度沉迷于网络、过多地使用烟酒以寻求自我“医治”与解脱,或导致一些精神活性药物如冰毒等的滥用。 B 成人多动症长期被忽视 美国官方数据显示,4.4%的成年人患有多动症。而在中国,目前还看不到任何对成人多动症的系统研究和数据。寇聪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国内对“成人多动症”的认识不够,很多人对之闻所未闻,患病的成人也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是“病”,因而求医者无几。 另一方面,由于多动症患者主要是在儿童时期突出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易被老师和家长注意到,因此往往是儿童到儿少精神科来看多动症,儿少精神科医生对多动症接触、了解多;而“看大人”的精神科医生一般是不看儿童多动症的,对多动症的孩子进入成人以后会有些什么表现,也缺乏直观认识。 但成人多动症患者通常都是找成人精神科医生就诊,由于一般不会想到自己有多动症,所以也不会主动提及自己在儿童期、学龄期的表现,都是重点讲当下遇到的工作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这样必然会给成人精神科医生的诊断带来很大的困难和干扰。所以一些成人多动症患者即便是到了医院就诊,也可能没有被很好地识别与治疗。(刘一平) C 早识别早干预改善工作与生活 难以完成工作任务、不恰当地打断别人讲话、凭一时的冲动行事、情绪变化不定、驾驶和排队时无耐心,这些成人多动症的表现会导致患者频繁更换工作,人际关系差,失业率、离婚率高,精神活性物质依赖,交通事故率高。 “近几年媒体报道的一些新闻事件,如有人多次结婚、离婚,疯狂购物,在商场偷东西,吸毒,危险驾驶导致车毁人亡,可以推测,其中一些或与成人多动症有关。如果他们能够较早地被识别、干预,可以大大降低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寇聪说。 但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做事冲动、喜欢打断别人讲话、开车表现得像“路怒症”的成年人就都可能有多动症,以免把很多社会问题简单地转换成医学问题。“成人多动症的诊断有严格的诊断标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患者在儿童时期一定要有儿童多动症的表现。假如儿童时期没有多动症的表现,只是到了成人以后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是不能诊断成人多动症的。” 相关链接—— 国内首个成人多动症门诊在深出现 门诊中寇聪注意到一个值得一提的现象。“国内的儿少精神科医生在给孩子看病时,会遇到一些来华工作、学习的外籍人士也来看门诊。他们有的说自己小时候被诊断为多动症,有的说自己是成年以后遇到很多问题,看过精神科医生后被诊断为多动症,来到中国后,仍需继续服药,但是中国的成人精神科医生大多不太懂治疗多动症的药物,所以只能到儿童精神科开药。这才让国内的儿少精神科医生认识到,国外对于成人多动症的诊断,可能已经像诊断抑郁症那么普遍了。” 门诊中,也的确出现过这样的有趣情形:有家长带孩子来看多动症,结果对照各项诊断指标发现,自己也有“多动症”“注意力障碍”。 这些现象无疑折射出国内对于成人多动症治疗与研究的一些尴尬,所幸的是,这一情况正在改变。据了解,不久前,康宁医院于每周二下午开设成人多动症门诊和注意力筛查门诊,这是国内首个成人多动症门诊,凡年满18岁,曾经诊断过多动症、从未诊断但怀疑患有多动症、自觉平时注意力很容易不集中的患者,均可前来就诊。17
2015-04可视音乐治疗:挖掘自闭症孩子潜能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一平 通讯员 邵春晓 自闭症的康复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人工训练为主的前提下,作为一种不错的辅助康复手段,“可视音乐治疗”近年在国内开始发展。深圳市康宁医院儿少康训室老师陈健芸介绍,可视音乐治疗中组合运用了不同的治疗素材,通过多感官刺激、综合干预,更能吸引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起到激励、抚慰、宣泄等心理作用,获得药物和人际交流达不到的效果,最大限度挖掘潜能。不少自闭症儿童经过可视音乐治疗干预后,在情绪、行为、感知觉、理解、表达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给患儿多感官综合刺激 音乐治疗是能够改善心理、精神状态,使之恢复正常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活跃在特殊儿童的康复治疗领域中。据了解,目前针对自闭症儿童的音乐治疗课程,主要是为孩子设置一些游戏性的情境,围绕欣赏、乐器、节奏、韵律、角色扮演等,帮助孩子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投入到不同情境下的情绪体验,让内心情绪得到抒发。 可视音乐治疗是音乐治疗的一种新形式,它利用脑电波工作原理,在音乐、动画、灯光、频谱、律动等综合诱导下,实现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感官的整合,最终改变患者生理指标、安抚过激情绪、改变不良行为,适应社会生活。 可见,可视音乐治疗不同于单纯的人工游戏。不过陈健芸告诉记者,可视音乐治疗与人工游戏,二者相辅相成,各有效果。比如,可视音乐治疗过程中,有两套屏幕同时播放不同的内容,这时孩子是看左边的屏幕还是看右边?其实没关系。“只要他的眼睛在看,眼角的余光仍会吸收到另一个屏幕的刺激。这样通过视觉、听觉的多感官整合,孩子的情绪、行为就可得到很好的调控,达到平稳的状态,就能更好地接受外界环境的信息。” 比如,躁动不安的自闭症孩子接受可视音乐治疗一段时间后,情绪行为得到控制,接受能力也提高了,在现实的生活环境里也不会拒绝一些来自他人的帮助。 针对不同孩子采用不同方法 可视音乐治疗中选用了音乐、画面、灯光三种治疗素材,其中,音乐素材分为正性音乐、中性音乐、负性音乐;画面素材包括真实画面和虚拟画面;灯光素材包括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三种。 陈健芸说,这些治疗素材的使用要遵循一定的方法。比如,灯光的调节与音乐的筛选是对应的:正性音乐对应着红色灯光,因为红色意味着兴奋、躁动、热情;中性音乐趋向于正常、平缓的情绪;负性音乐对应的则是蓝色灯光,对应的是抑郁、低沉的状态。 针对不同孩子的不同情况,训练时就要选择正确的素材加以组合。比方说,对于比较躁动的孩子,可能先采用正性音乐,通过同理的手段引起他的感受,再慢慢通过音乐、灯光的变化,逐渐过渡到负性音乐;对于内敛自闭型的患者,首先从负性音乐开始,然后逐渐过渡到正性音乐;两者最终都采用中性音乐结束治疗,使其心理状态趋于平静。这样长期下来,孩子的状态会得到一定的控制与调整。 作为辅助手段有独特优势 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方法中,可视音乐治疗具有其独特优势。 陈健芸首先强调了游戏对自闭症孩子的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自闭症孩子不会正常的游戏,只会刻板地、无意义地玩耍,但若能在游戏中学习,就可以调动起他们的情绪与兴趣,参与度会高一些。因此在自闭症的康复训练中,往往会通过一些游戏,让孩子练习正常的处事、人际交往、表达情绪的方法。“尤其是人工游戏,它是直接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更接近现实状态下的生活,因此是必不可少的康复手段。” 相比之下,可视音乐治疗的更多功能还达不到人工游戏的效果,自闭症孩子的康复训练仍以人工康复训练为主要手段,可视音乐治疗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因为它并没有特别强大的功能,只是在调节孩子情绪和行为方面有显著的疗效。“可视音乐治疗对一些棘手的情绪问题,处理起来效果明显。在可视音乐的环境下,没有任何压力、不用被动参与,孩子很舒服地坐着,环境随音乐而变化,并伴有视觉上的刺激,如风景、卡通图像等,帮助理解音乐的背景、与现实的关系。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非常放松,是一种主动的学习。” 在情绪和行为得到控制的前提下,孩子的语言、注意力、人际交往、理解能力、感知觉等都会有一定的提高。因此,可视音乐治疗是一种不错的辅助手段,尤其对一些情绪比较极端的、特别沉闷的孩子,效果更好。 相关链接 音乐治疗自闭症有依据 大量实验研究结果都表明,主导音乐活动主要是大脑右半球的功能,许多情绪和行为都在右半球控制之下。陈健芸认为,音乐能沟通人的内心世界的交往,使情绪或行为得到调节,对个体产生一种生理上的变化,这是音乐治疗原理的重要依据。 生理学原理:国外研究资料表明,音乐与脑电波的活动密切相关。自闭症儿童是一种广泛性的脑发育障碍,其根本原因是生理性的,音乐的刺激能够促使自闭症儿童相关脑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进。 心理学原理: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发现,自闭症患者在脑部如基底神经节、海马、杏仁核等部位存在异常,而这些部位与进行音乐活动时的脑机制有着高度的相关。相关研究发现,自闭症患者对音乐的反应几乎是普遍的,自闭症儿童虽然拒绝语言和交往,却不拒绝音乐,他们一般对音乐有着强烈的反应及兴趣。国外有研究表明,85%以上自闭症儿童对音乐都有很好的反应。有专家指出,音乐的能力和兴趣,自闭症儿童几乎全部都具有。从这些研究可以得到一种启示:音乐可以作为治疗自闭症的切入点。 社会学原理:自闭症儿童的社会化存在着严重的障碍,往往表现为社会适应不良和社会行为障碍。在音乐环境下可以让儿童更加放松地加入社会活动中来,使儿童的行为得到良好的调节,这对于帮助自闭症儿童突破交往障碍、建立良好社会关系意义重大。 可视音乐治疗是音乐治疗的一种新形式。从社会行为的观点看,自闭症儿童可分为孤独型、被动型、主动但怪异型三种,可根据不同类型的习惯性情绪和行为方式选择适当的音乐、灯光和画面进行干预,最终改变患者生理指标、安抚过激情绪、改变不良行为,诱发语言,适应社会生活。(刘一平邵春晓) 深圳特区报2015年04月11日B810
2015-04深圳重性精神病患者纳入系统管理的不足两万
深圳推测全市有15万,家属抗拒是难以监管的主因 4月5日晚,一名精神病患从家里逃出,持刀在深圳南头街头乱砍致4名路人受伤。“原本这是一场可以避免的悲剧。”深圳市康宁医院院长刘铁榜说,患者被警方送往医院,询问得知他断药数日。若按时服药,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街头伤人事件就不会发生。其实,深圳20 0 8年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系统,每个社区有专门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服药叮嘱、督促治疗,但不少家庭心存忌讳或担心隐私泄露而抗拒。深圳官方推测全市有15万重性精神病患者,而目前纳入系统管理的只有近1.6万名。 康复资源不足 450张康复床位 病房多了两百病患 早在2008年,深圳已经开始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系统,每个社区有专门精防人员对患者进行服药叮嘱、督促治疗。但深圳精神病康复资源严重不足,床位与总人口比大大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刘铁榜透露,深圳的床位比与国内其他城市相差甚远,甚至与非洲国家几内亚相当,与城市定位不符。 南都记者在康宁医院病房看到,已经住满了精神病患者。医院介绍,3月份以来就不断有患者被送来,理论上医院有450张床位,但实在无法满足床位需要,不得不腾挪空间,在病房多加200张床,负荷了640多名患者。 按照全国标准,是每万人应配1 .71张精神科病床。如此测算,目前深圳每万人配的精神科病床只有0.43张,只有国标的1/4,床位紧张是医院经常面临的问题。去年,深圳康宁医院择址新建的健宁医院已经开工,设计床位800张。刘铁榜表示,算上健宁医院的床位,深圳仍达不到全国标准。 病情每况愈下 1/3精神病患者容易暴力伤人 市康宁医院介绍,根据临床情况看,大部分患者通过系统治疗、坚持服药能够康复、控制病情。同时,还有1/3之多的患者病情每况愈下,很容易引发暴力伤人事件,医生束手无策。对于这类特殊人群的康复,需要家人的尽责,医院的及时介入,更需要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 在2005年,深圳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深圳重性精神疾病终生患病率为1.41%,而这个比例乘以目前深圳人口基数1500万,算起来超过15万,包括户籍、非户籍,也是全国最高。而根据调查有精神障碍、年龄18岁以上的人群,不管轻重,只要有过一次精神病例的,占全市人口的21.19%,这个比例也是全国最高。刘铁榜透露,因为这份调查样本详细,方法科学,所以数据今天仍被官方认可,也具备参考意义。 建立系统管理 600名精防人员管理上万病患 2008年开始,深圳建立精神卫生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加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康宁医院介绍,目前应管患者人数近1 .6万,已纳入系统管理的在90%左右,但被纳入管理系统的患者数量与官方推测实际患者数量相去甚远。 刘铁榜说,不少家庭将这种疾病视为忌讳,或者担心泄露隐私受歧视,很多患者不来求医或不愿纳入管理系统。深圳是一座流动性极大的城市,也给管理带来难度。 目前,罗湖中医院怡景社康中心管理着43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这项工作的负责人坦言,辖区内有1.2万名常住居民,不可能将所有患者全部搜罗到。社康中心能为患者提供服药指导与病况访视、及时就诊的督导。若在普通社区对在家康复患者放任、不加强管理,无疑会增加安全隐患。 但在日常走访中,常遭到患者家庭的抗拒,让社康中心工作人员觉得很难做。为了尽可能消除隐患,社康中心特地选了两个居民代表负责“通风报信”,如果谁家有人情绪出现异常,或者谁家有人经常酗酒,他们核实之后会尽量介入,以便早发现情况,防患于未然。 目前该社康管理的精神病患者均是从上级医院转诊下来的。该负责人透露,由于心存忌讳,或者担心隐私被泄露,几乎没有主动要求被纳入系统的家庭。 “即使是全市管理这一万多名患者,也是一件力不从心的事情。”刘铁榜透露,目前只有600名社康精防工作人员从事这项工作,承受的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事实上,政府资源投入的不足,也影响到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康宁医院对在医院工作五年以上的医护人员进行的摸底调查显示,85%以上的人遭遇过患者不同程度暴力威胁。即使是天天工作在这种威胁之下,医生拿到的薪酬水平,差不多只有深圳其他市属综合医院同级别医生薪资水平的六七成。 三年前,医院曾到一所医学院校补充新鲜血液,却遭遇到颗粒无收的尴尬局面。“副院长、科室主任好说歹说,终于劝服一个毕业生来深圳,结果临出发的时候,人家还是反悔了”,刘铁榜透露,国家确实对这类医生有相应补贴,如其他医院医生享受卫生津贴为50元/月,而精神科医生的津贴80元/月,多出的30元被很多医生戏谑为“挨打费”。 采写:南都记者 文婷 转摘自:南方都市报2015年04月10日AA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