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15
2019-03@所有人,睡眠也可以“体检”了
3月21日将迎来第19个“世界睡眠日”,此次世界睡眠日的中国主题为:“健康睡眠,益智护脑”。饱受失眠困扰的市民注意了,睡眠也可以“体检”了!记读创/深圳商报记者3月19日从深圳市康宁医院获悉:该院眠障碍科采用多导睡眠监测(PSG)开展睡眠体检,为睡眠障碍人士带来福音。 最近,59岁的李女士因为睡觉的问题和丈夫产生了争执。李女士说,“我整夜都睡不着,吃药也没用!可是李女士的丈夫却告诉她:“你睡着了,还听到你打鼾了!” 李女士到底睡没睡着?深圳市康宁医院睡眠障碍科的医生用多导睡眠监测(PSG)给李女士的睡眠做了“体检”。 睡眠科专家在分析多导睡眠监测(PSG)报告 据介绍,人的睡眠是深一阵浅一阵,深浅睡眠不断交替进行的。通过监测发现,李女士整夜基本上都处于浅睡眠期,缺乏深睡眠,浅睡眠期觉醒次数也明显增多。因此,这种浅而易醒的睡眠让她感觉没睡着,而她丈夫看到的是她“睡着了”,两人都没错。 多导睡眠监测(PSG)是一种无创检查,可以在整夜睡眠过程中连续、同步监测并记录分析睡眠期间脑电、眼电、肌电、口鼻气流、心电、氧饱和度、体位等十余项生理参数,进行睡眠疾病的诊断和研究,被称为诊断睡眠障碍的“金标准”。 多导睡眠监测(PSG)房间 PSG的适应症包括诊断失眠、诊断睡眠呼吸障碍 、诊断特殊的睡眠疾病和确诊情绪障碍等。PSG是无创性检查,没有绝对禁忌症。只有严重躯体疾病,如严重的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急性心肌梗死等患者,应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PSG。 记者了解到,深圳市康宁医院睡眠障碍科是国内最早成立睡眠障碍专科的医院之一。该院睡眠障碍科对各类睡眠障碍及疑难疾病具有较全面的诊疗技术和综合诊疗能力,诊断手断和治疗措施不断创新,尤其在慢性失眠的诊治方面技术领先。 2018年,深圳市康宁医院成立了睡眠障碍诊疗研究团队,精神卫生领域首位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教授是该院睡眠障碍诊疗研究团队的学术顾问。08
2019-05高173仅80斤!深圳女孩半年减20公斤停经2年,确诊是一种病!
身高173厘米,体重只有40公斤,月经也停了两年。20岁的小美(化名)非常在意自己的体重,每次进食后还会自我催吐。面对家人的劝阻,小美仍然觉得自己很胖。经过深圳市康宁医院医生检查,小美患了“神经性厌食”。 半年内体重减了20公斤 “医生,请你救救我女儿!”这是小美妈妈推开深圳市康宁医院心身医学科诊室门,对毕建强医生说的第一句话。 患者小美今年20岁,身材修长,一袭宽松的长裙也难以掩饰瘦骨嶙峋的身体。小美妈妈介绍,2年前开始,小美就非常在意自己的体重,别人说她胖了,她就很难以接受。此后就开始刻意的控制进食。少吃,甚至干脆不吃,也会采取过度运动等方法,限制体重的增长,半年内体重减轻了20公斤。 严格的控制进食后,有一段时间,小美也会控制不住的大量进食。但每次进食后,小美就有一种罪恶感、愧疚感。于是小美就开始自我催吐,久而久之,小美不需要催吐,只要想吐,张嘴就会吐出来。 小美对自己的体重要求越来越苛刻,面对家人的劝阻,小美仍觉得自己很胖,一再减轻体重。小美身高173厘米,体重只有40公斤,远远低于正常体重。在这期间,小美出现了头晕、乏力、怕冷等躯体症状,月经已停经两年了。在家属的反复劝说下,小美最终同意来看医生。 确诊为“神经性厌食” 经过医生检查,小美患有神经性厌食症。医生介绍,神经性厌食是一种病人自己造成和/或维持的,以有意的体重减轻为特征的障碍,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足,引起继发性内分泌及代谢改变,及躯体功能的紊乱。 神经性厌食有三个核心特征: 生理层面:体重远低于正常标准,伴有营养不良、代谢紊乱及内分泌紊乱(女性伴有停经)。病情严重时会出现低血压,低心率,低体温,骨质疏松,骨折风险增高。 心理层面:患者常有体像障碍,为对体重、体型的过分关注。追求“以瘦为美”,伴有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有较高自杀、自伤风险。 行为层面:限制营养的摄入,诱导催吐,有自我催吐或自发性反复呕吐等表现或导泄等行为,行为退缩,拒绝人际交往。 医生介绍,美国一项对13~18 周岁女性和男性的调查发现,该病的终生患病率为0.3%,一项对女性进食障碍患者长达11 年随访研究报告指出:厌食症的女性患者死亡率为7.4%, 其中40% 死于自杀。 神经性厌食症的病因是什么呢?医生介绍,神经性厌食症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神经性厌食症是由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中,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神经性厌食症具有较高的遗传度,有家族聚集倾向;心理因素是指,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具有完美主义的人格特质,在应对方式上多是采取逃避等负性的应对方式。社会因素则是,受“以瘦为美”的社会文化影响,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多存在人际冲突,家庭矛盾。 如果家人患有进食障碍,怎么办? 1、保持冷静,避免给患者造成压力 2、倾听患者的想法,多陪伴、多鼓励 3、避免批评、指责、否定 4、肯定患者的进步,无论多小 5、帮助患者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制定新的目标 6、鼓励患者表达他们的情绪和需要 7、学会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接纳 8、带患者到专业机构寻求帮助 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目标是缓解抑郁焦虑症状,减少患者的自杀、自伤风险。 2、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正念治疗、辩证行为治疗等,目的是帮助患者矫正不良认知、提升抗压能力、增加心理韧性、处理家庭及人际关系冲突等。 3、营养治疗。目标是恢复患者的正常进食行为,制定饮食计划,确保适当的营养摄入。20
2016-06遭遇家庭暴力别忘要寻求专业帮助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刘一平 通讯员 邵春晓)为期3天的家庭暴力危机干预全国培训班日前在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结束培训。讲者为台湾知名专家、台北市生命线协会主任江文贤博士。培训着眼于婚姻家庭系统,围绕如何提高家暴干预的心理咨询技能展开,并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咨询干预,进行示范与讨论。 今年3月1日,我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实施,正式宣布家暴不是家庭琐事而是违法犯罪。但预防家暴除了法律之外,还需要社会多方面的配合,其中也包括专业的心理干预。 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刘铁榜指出,家暴包括拳脚相向的热暴力和漠视如冰的冷暴力,在“棍棒之下出孝子”、家暴属于家务事的错误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家暴具有很大的伤害性和隐蔽性,不仅受害者承受着巨大的身心痛苦,甚至对整个家庭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举办培训班,意在让相关人士提高专业技能,更好地帮助受害者以及施暴者,使家庭健康运转。 深圳特区报2016年06月19日A2 http://sztqb.sznews.com/html/2016-06/19/content_3550763.htm11
2015-10打造“五位一体”的社区精神卫生防控体系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精神卫生日”。在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前夕,记者就深圳市精神卫生方面的问题,对深圳市康宁医院刘铁榜院长进行了专访。面对医院未来的发展,刘铁榜院长强调:“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已在最薄弱的末端即社康中心,建立了由社区民警、社区工作站人员、社康中心精防专干、残联专干和家属组成的五位一体的关爱和帮扶小组,通过这些措施弥补网底不足的问题,建好社区精神卫生防控体系。” 严峻的深圳精神卫生形势 对于目前深圳的精神卫生防控现状,刘铁榜甚为忧虑。他说,一是流动人口数量大。这些流动的非户籍精神病人“他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与谁在一起、是否接受了治疗等,都是不明确的问题,由此带来我们在管理上的困惑。”“媒体上一旦有深圳发生相关刑事事件的报道,我都紧张关注:是否来康宁医院治疗过、是否属于我们管理范围的病人,可以说是提心吊胆,这条线上工作人员的压力也很大”;二是深圳精神卫生医疗资源一直严重不足。相对病人可能庞大的基数是专业资源上的不足,目前深圳有600多张床位、精神科医生不足140名,而近邻广州有6350张床位,是深圳的10倍,精神科从业工作人员是深圳的5倍。因此深圳精神卫生防控形势是严峻而复杂。 着力打造两个平台 近几年,市康宁医院不断加强医教研防各方面建设、管理,探索精神卫生工作新模式,推动精神卫生事业发展。 建立国内的学术交流平台。市康宁医院与国内精神医学领域的领军单位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即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携手合作,柔性引进他们的优势资源,帮助深圳精神卫生发展建设。该项合作得到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列入了我市“三名工程”建设项目。双方以设在市康宁医院的“北大六院深圳精神卫生中心”为平台,“我们计划将医院的管理人员、业务骨干、研究团队送到北大六院进修学习培训,每月北大六院的专家来深讲学、应诊、会诊以及指导科研,同时帮助推荐、培养优秀人才,为医院管理出谋划策,使医院在医教研及管理各方面上档次。”刘铁榜院长说。 与国际领先的墨尔本大学精神科学系合作打造国际交流平台。刘铁榜告诉记者,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早为精神卫生立法的国家之一,墨尔本大学精神科学系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模式是WHO向全世界推荐的先进模式;市康宁医院与他们重点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领域合作,切实把深圳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做好做强。希望引进墨尔本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模式,通过有效运作,解决我们资源不足问题。 转型划分两个院区 刘铁榜告诉记者,市康宁医院未来将有两个院区,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更好、更全面地服务市民。 现坐落于罗湖的市康宁医院即罗湖院区随着其功能的改变,根据市医管中心、市卫计委的规划,将转型为深圳市心理医院,负责心理咨询与治疗;主要服务正常的人群、有心理烦恼困惑的人群和情绪行为障碍的人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发生精神疾病、帮助提高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心理辅导和轻型精神障碍的诊治。 在建的位于坪山新区的深圳市健宁医院即坪山院区,预计于2017年底建成,可提供800张床位。市健宁医院建成后则为精神康复院区,负责重型精神障碍的诊治,同时提供流浪精神病人的救治、强制医疗病人的收治等医疗服务。目前健宁医院建设遇到了一些困难,希望各有关方面能够支持,加快建设进度。 着重建立两个联盟 市康宁医院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推进深圳精神卫生发展,发挥在全市精神卫生工作中领头羊的作用,融合全市相关资源,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精神卫生服务,于今年10月10日正式建立两个联盟,即深圳市精神卫生专科联盟、深圳市心理咨询工作联盟,从而打造面向全人口、全流程的精神卫生服务防控体系。 深圳市精神卫生专科联盟,由市康宁医院发起,联合全市十个区精神卫生中心而建立。该联盟主要负责人才培养、专科诊疗协作、质量控制、技术力量动员及病人社区管理等,是面向于重性精神病人的服务,努力为患者提供便捷高效的精神卫生服务。 深圳市心理咨询工作联盟,为市精神卫生中心与深圳12家知名的、有一定水平的心理咨询社会机构建立工作联盟,目的是帮助联盟单位发展心理咨询人才队伍及业务,提高心理咨询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使其服务行为规范化,提高市民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社区居民心理保健和心理咨询服务的可及性。 “我们计划将医院的管理人员、业务骨干、研究团队送到北大六院进修学习培训,每月北大六院的专家来深讲学、应诊、会诊以及指导科研,同时帮助推荐、培养优秀人才,为医院管理出谋划策,使医院在医教研及管理各方面上档次。”——刘铁榜院长 持续发展三个重点 1 儿童自闭症领域 刘铁榜说,市康宁医院把儿童自闭症研究作为重点打造的领域之一,“我们建立了不管是工作人员的数量,还是服务人数、住院床位、业务占地面积等各方面,均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儿少心理卫生中心。”“我们将与墨尔本儿童医院建立协作关系,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打造为国内既大又强的儿少心理卫生中心。”由该学科团队主编出版的《孤独症诊疗康复与教育》一书,是中国残联向全国推荐的技术培训手册。 2 情感障碍专科 市康宁医院情感障碍科的发展经历了三代人,市康宁医院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即开设了情感障碍门诊,属国内最早,也是国内建立情感障碍病房最早的,是国内目前最权威的专业著作《中国双相障碍指南》的主编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华精神科分会科研基金一等资助及双相障碍研究创新奖一等奖等,不仅具备良好的工作基础,也与上海、北京、广州及英国、墨尔本等建立了国内外学术关系,刘铁榜希望医院在情感障碍领域的优势继续得到巩固和发挥。 3 精神疾病社区防治 在这个领域,市康宁医院先后两度获得行业最高奖励——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颁发的精神分裂症回归社会杰出贡献奖,在国内率先提出建立了“院前预防-院中诊疗-院后康复和管理”即医院-社区一体化的模式。目前,深圳有全国最大的预防保健科,这支最大的队伍担负着繁重的深圳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现已建立“市精神卫生中心-区精神卫生中心-社康中心”三级防治网络,“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已在最薄弱的末端即社康中心,建立了由社区民警、社区工作站人员、社康中心精防专干、残联专干和家属组成的五位一体的关爱和帮扶小组,通过这些措施弥补网底不足的问题,建好社区精神卫生防控体系。”此外,还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主动式社区治疗项目。刘铁榜说,“我们的目的就是让病人尽量回到社区,减少住院,减少床位的不足,体现城市对病人的关爱,全社会共同促进病人康复、回归社会”。 心晴医患家属联谊会 深圳市康宁医院建立了“心晴医患家属联谊会”,并于今年9月正式启动。该联谊会将为精神心理障碍患者、家属以及广大市民提供各类疾病常识、药物知识、心理健康知识、家庭自我照顾技能、精神卫生资源、信息资讯分享等课程及相关活动,征询患者、家属、市民对医院精神卫生服务的建议,维护患者健康及患者、家属合法权益等,针对疑难杂症提供预约专家会诊服务等。18
2015-11个性化便民服务助患者回归社会
11月11日,由市医管中心和深圳晚报联合举办的“健康民调团 市属医院行”活动第七站来到深圳市康宁医院。市人大代表和市民代表组成的体验团在该院副院长舒明跃的带领下,实地参观门诊便民服务中心、精神干预病房和康复治疗部等,近距离了解精神类疾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大多数市民都是第一次接触市康宁医院,大家都一改头脑中精神病院“铁门窗,铁栅栏,阴冷恐怖”的印象,他们也对医院环境、设施的用心布局和医护人员的辛苦表示钦佩,希望医院更好地守护深圳人的心灵家园。 多项便民服务助患者更好康复 “医院的门诊大厅好敞亮,一点不拥挤,感觉心情也跟着亮起来了”。一走进康宁医院门诊大厅,前来参加医院开放体验日的市民不无赞叹。跟随医护人员的脚步,民调团首先来到了医院的便民服务中心。 据康宁医院门诊部护士长潘朝霞介绍,在便民服务中心,患者及其家属可以获悉一周内医院各科室专家的出诊安排。同时,由于康宁医院患者人群有些特殊,他们会主动为患者提供专业指导,通过对患者病症的简单辨识,判断患者需要挂号的科室。同时,便民服务中心在各楼层均提供服务,主要负责医院的导诊咨询,给患者提供专业指导,一周出诊的专家介绍等;便民服务中心提供纸杯、开水、轮椅等便民工具也是一应俱全。 考虑到接诊人群的特殊性,康宁医院还特意将医院的急诊和普通门诊分开,部分情绪暴躁、失控的患者会直接送至急诊处理。同时,医护人员和保安会协助家属安抚患者。 当然,康宁医院的便民服务还远不止这些。在3楼的精神科门诊,每一个诊室与外面的候诊区之间还特别设置了一个小隔间。原来这个细心的设计是为了方便患者候诊,大大改善了候诊的体验,保护患者的隐私。 提供个性康复手段助患者回归社会 与一般疾病治疗不同的是,精神和心理疾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好的服务和硬件设备,还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治疗手段。除了开展常规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市康宁医院还为患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康复治疗方式。棋牌房、画墨坊、厨乐坊......在康宁医院,成人的康复活动区域也设置的极为巧妙。 在医院的康复治疗部,记者看到为了帮助患者康复,康宁医院还聘请了专业的服装设计师、手工艺师、音乐治疗师等来教患者插花、缝纫、音乐欣赏等,患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技能进行学习,在学习、娱乐中得到康复治疗。“这里就相当于一个小社会,让患者学会社交和生活技能,帮助他们早日融入社会。”精神康复科副主任张春玲说。 代表建议加大对精神卫生投入 参观体验活动结束后,市人大代表蓝志刚感慨地说,对于康宁医院,大多数与医院没有接触过的人都会产生抵制心理。这次有幸参加医院开放体验日活动,走进了康宁医院这扇“神秘”的大门,他才发现,医院并不是我以为的那样可怕。相反,在这里,你可以得到放松、宁静的感觉。 蓝志刚说,他身边也有朋友来康宁医院接受过专业精神干预和治疗,后来恢复得很好,对于市康宁医院的治疗他感到很放心。通过参观他发现,这里的管理非常人性化,设计多为患者着想。“现在市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健康,康宁医院作为深圳人心灵家园的守护者,目前也面临人手和资料短缺的情况,政府应该加大对精神卫生资源的投入,加大精神疾病普查力度。”蓝志刚说。(周倩 文/图) 代表留言 市人大代表 蓝志刚 在精神病急性干预科,对于那些病重的患者,医生都得24小时监护和突发状况及时处理,看着医生们这么贴心的照顾患者,也感受到她们的辛苦和付出,希望大家对她们多一份体谅和尊重。康宁医院还有一群年轻活跃的“绿马甲”,这个特别的临床支持小组专门负责带住院病人上下楼做检查,他们为患者服务不耽误医生护士的时间,点个赞。 院长说数 2014年,市康宁医院专科门诊接诊量为21.43万人次,比上一年增长10.8%。年入院6298人次,增长11.9%,出院6264人次,增长11.9%(其中收治流浪精神病人1156人次,增长3.4%);平均住院日30.1天;病床使用率105.78%。2014年底深圳市健宁医院正式破土动工,总投资12.5亿元,未来深圳精神卫生专科床位总数将超过千张。 深圳晚报2015年11月17日A17版(点击链接直达深圳晚报) 市人大代表和市民代表组成的体验团在舒明跃副院长的带领下参观市康宁医院12
2016-05被锁起来的医患世界:其实这里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令人害怕
广播体操音乐响彻八楼的急性干预科女病区,女患者们身穿统一的病服,在宣教老师的带领下做起广播体操,谢梦云说,这是“美女们”每天上午的必修课程。 谢梦云在给病患做健康教育 24岁的谢梦云在康宁医院当了护士一年多,15间病房86位患者的名字都能一一熟记,相比直呼患者,她更爱称呼大家“美女”“宝贝”“亲爱的”,她说这更像是朋友的感觉。 谢梦云是一名土生土长在岳阳楼边的湘妹子。大学毕业后,她直接进入岳阳的一家精神病专科医院工作。一年后,她暗暗给深圳康宁医院递交了一份个人简历,通过了选拔面试,获得试工的机会。 不同于高贝初次见到精神病患者的害怕,谢梦云第一次走进女病区时,神情安然自若。 试工持续一星期,第一天上班做基础护理工作。患者吃饭的时候,谢梦云坐在一旁观察和记录,她们上厕所的时候,谢梦云必须每隔3分钟偷瞄一眼。每间洗手间的大门上有一小块透明玻璃窗户,谢梦云就是透过这块玻璃,监护着患者的安全。 40多岁的陈阿姨(化名)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她在家老扔东西,经常跟家人吵架,甚至偷偷拿钱私自购买一间房产。但陈阿姨一直不肯承认,她始终坚信那房子是别人送的。家人实在忍受不了,便把她送到康宁医院来治疗。 谢梦云说,对于大多患者而言,让他们承认自身患有精神疾病而且到了需要住院的程度相当困难,排斥住院是普遍存在的,她曾被陈阿姨责骂过多次,这已见怪不怪。 “你在外面这么不开心,你看我们这里有那么多护士妹妹,可爱的也有啊,温柔的也有啊,就在这里休养一段时间,让我们伺候你啦……”蹲在陈阿姨跟前,谢梦云一边微笑着安抚,一边用甜美的声音解释,双管齐下,陈阿姨最终才答应了住院治疗。 谢梦云也有措手不及的时候。宋阿姨(化名)住在一间大病房里,平时没有特殊症状表现,只是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怀疑有人要谋害她。 谢梦云给宋阿姨做完血压、体重测试,当她坐下来记录的时候,宋阿姨突然起身,面无表情、急匆匆地走向谢梦云,到了跟前停下脚步后,阿姨一巴掌扇在了谢梦云的脸上。“太突然了,根本没办法防。”谢梦云被毫无预兆的攻击吓了一跳。顾不上红肿的脸,立即对宋阿姨的行为进行评估,与其他医护人员控制住宋阿姨的双手以防其伤害其他病友。 谢梦云觉得,相较于患者,精神专科护士的最大挑战反而是家属。急性干预科女病区大部分是首发病人,由于对精神疾病知识了解甚少,大多家属都不愿相信眼前的诊断。 “其实这里也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令人害怕。”谢梦云说,外界对康宁医院和精神病患总有着好奇也有着误解,就连她的爸妈也时常好奇精神病人的症状和表现。在父母面前,谢梦云会把工作上的每一种情况描述得轻松淡然:比如在某些时刻,某名患者热烈地朗读着一本厚厚的全英文书籍;某一刻,一名患者,在阳光下牵起她的手优雅地开始舞蹈……15
2015-05“酒鬼”戒酒可找康宁医院药物依赖科
晶报讯(记者 罗俊杰 通讯员 邵春晓)“酒鬼”戒酒有好去处了!昨日,记者获悉,深圳市康宁医院根据业务发展及社会需求增设药物依赖科,开设酒瘾药瘾专科门诊和住院病区。其中,酒瘾药瘾专科门诊于5月15日正式开诊,住院病区则于6月1日开业。深圳市康宁医院药物依赖科将提供“酒精成瘾、酒精所致精神障碍、酒精中毒、酒精中毒性脑病、新型毒品成瘾与中毒、处方药(止咳水等)成瘾”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转载自晶报2015年5月15日A15版27
2015-05疑似精神病人砍人事件,康宁医院院长怎么看?
5月20日下午6点多,一疑似精神病人闯进位于罗湖区田贝四路一家餐厅持刀砍伤群众,造成1死7伤。连续三四天,深圳市康宁医院院长刘铁榜都没怎么合眼,甚至在参加党代会期间也“魂不守舍”,会议间隙不停地通过微信和短信向患者的主治医生询问病情。 “我们的心情非常沉重。深圳市康宁医院是治疗精神病人的地方,我们要求医生护士不能和精神病人动手,精神病人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这个疑似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就像兄弟姐妹们闯了祸,我们万分痛心。”刘铁榜说。 事发后,有消息称这名疑似精神病患者是在康宁医院交接的时候跳下急救车逃走,随后出现在几百米外的田贝四路。那么,当时情形究竟如何?晶报记者在康宁医院看到了救护车进入医院的视频监控。 监控显示,当日18时40分,一辆120急救车进入康宁医院大门,倒车入库后,两名急救医生走下车打开车门,一名身着黑衣的男子下车,绕着急救车慢慢走了几步,随后趁着医生和家属不注意,转身缓步走出了医院大门。几秒钟后,家属发现黑衣男子离去,追了出去,急救医生也随后追到了医院大门。十分钟后,这名黑衣男子在医院马路对面的餐馆里行凶,造成1死7伤。 为什么医生不去强行把黑衣男子追回来?无辜公众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这起事件带来了什么教训和反思?带着这些问题,晶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深圳市康宁医院院长刘铁榜。 1 “肇事者为外地流动人员,此前未进入深圳精神卫生诊疗管理系统,在没有对他做出明确诊断之前,根据《精神卫生法》,医院和医生无法强制将他留下来” 晶报记者:监控上显示,这名黑衣男子下车后是缓步走出大门的,期间没有逃跑,没有推搡,怎么会在十分钟后突然行凶呢?医学上如何解释? 刘铁榜:我们目前将这名黑衣男子定为疑似精神病人。一般来说精神分裂症产生的暴力行为有以下特点:一是突发性,如他在监控中缓步走出,出去后开始行凶,没有预兆,难以防范,难以及时采取措施。二是残暴性,在妄想幻觉之下把人置于死地。三是持续性,在比较长的时间施暴,精神病症状使其难以中止,他们缺乏对象,缺乏目标,是泛化的妄想,袭击的面非常广。四是他们往往对周围的怨气和敌意越来越多。他们得病后往往受到歧视,家庭、单位、社会可能对他们有不公正的待遇。 晶报记者:为什么医生不把他强行拉回来?面对网上有声音责怪康宁医院医生没有尽到职责,你怎么看? 刘铁榜:这名男子是外地来深圳的流动人口,从来没有进入康宁医院以及深圳市精神卫生的就诊系统里。他进到了地理位置上的康宁医院,但来自其他综合性医院的120急救医生没有将他转送到康宁医院医生手里,这名男子就离开了。因此,在没有对他做出明确诊断之前,根据《精神卫生法》,医院和医生无法强制将他留下来。 晶报记者:那现在看来,整件事情哪个环节会有漏洞? 刘铁榜:这件事情造成公众对精神病人恐惧,我们这支队伍也感觉事情没做好。 这次事件是一个外地流动的非户籍居民、非常住居民的肇事案件,相当于一次输入性病例。的的确确没进入公安视野,没进入我们视野,来不及反应。 坦白地说,我们的精神卫生网络不健全。深圳只有30多年历史,最近这几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对精神卫生工作非常重视,但这需要过程。目前来看,深圳精神卫生病床资源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深圳精神卫生医生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我们的网络太粗了。 2 “去年康宁医院治疗了6000个住院病人,5个人中有一个是流浪病人。流浪病人管理难度较大,他们没有家人看护、照顾,居无定所” 晶报记者:深圳流动人口中的精神疾病患者多吗? 刘铁榜:深圳流动人口中精神病人的比例较高。康宁医院每年救治的流浪病人有3000人左右,其中住院的有1200人左右。去年我们治疗了6000个住院病人,5个人中有一个是流浪病人。这些病人身份不清楚,来历不清楚,过去做过什么不清楚。 我们鉴定的精神病人暴力刑事犯罪结果发现,160例中只有8例是户籍人口,仅占5%;95%都是流浪病人。这部分流浪病人管理非常难。去年一年深圳户籍的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只有3例,还是轻度的,户籍人口管理得还是比较好。但是流浪病人管理难度较大,他们没有家人看护、照顾,居无定所,受到路人歧视。 晶报记者:对于这些流动人口有什么比较好的管理办法? 刘铁榜:对于这些流动人口,我呼吁全国联网管理。对这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尤其过去有过攻击行为的病人,一进到深圳就应有监管。 3 “从整体上看,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率并不比正常人的比例高。精神病人经常是受害者,对社会的恐惧更多” 晶报记者:前两天有市民到康宁医院门口抗议,声称要把康宁医院赶出闹市区。对此,你怎么看? 刘铁榜: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居住或工作在附近的市民,我也非常理解。但是不是因为害怕就要把所有精神病人隔离起来?我来说个数据,深圳重性精神病人的患病率是1.41%,按照深圳1000多万常住人口算,重性精神病人有15万。我们有太多机会遇到他们了,他可能就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家人、我们的同事。精神病人离我们如此之近,这一人群的利益要不要保障? 香港的精神病人就在社区,也发生过精神病人袭击的事情。我们不能出了一点事情就把精神卫生事业灭了,不能出了一点事情就把精神病人和我们之间建立起厚厚的壁垒。15万精神病人,再加上他们的家人,我们能建一道篱笆把他们关起来吗?关键是如何管理。 晶报记者:很多市民对精神病人都有恐惧的心理。 刘铁榜:这点可以理解。但是从整体上看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率并不比正常人的比例高。精神病人经常是受害者,如他们遭受暴力、虐待,财产、住房被剥夺,自由被剥夺。不过,重性精神病人发生暴力行为的比例的确比正常人要高。正常人约3%的比例可能发生暴力行为,但是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比例是7%-8%。重性精神病人一旦实施暴力,往往有极大的破坏力,让社会感到不安。 但是也请我们的市民换位思考。其实,精神病人对社会的恐惧更多。他们本身生活得战战兢兢,惶恐不安。在一个文明社会里,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帮助软化他们的心灵,他们的怒气会少很多,我们也会得到安宁和宁静。 4 “我们马上要针对警方和综合医院急救系统加强培训,提高他们识别、处理精神疾病患者的能力,还要加强对家属的培训” 晶报记者:对于市民的担忧,有什么防控措施?如何管理精神病人? 刘铁榜:市民不要过度恐慌,我们有一定的自信和相当的底气。深圳有一个全国级别最高的精神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总召集人是市委常委,召集人是分管副市长,成员单位是近30个局委办和各新区政府成员,定期研究深圳精神卫生的难点、热点和重大事项。 此外,深圳有精神卫生立法,全国仅有七个城市立法,深圳还是这七个里面唯一有精神卫生立法配套设施的。 对于床位等资源不足的问题,政府已经在坪山新区开建一所精神康复医院——健宁医院。健宁医院被国内同行称为中国精神卫生的“一号工程”,这个项目已经破土动工,计划在2017年底交付使用。建成后,康宁医院在市区的业务要转型,转向心理医院,主要看焦虑症、抑郁症、睡眠障碍、家庭暴力等。 深圳市康宁医院的医疗在行业内也被广泛认可,在复旦大学开展的精神卫生全国排行榜上,康宁医院连续四年进了前十名。 晶报记者:接下来会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保障公众的安全? 刘铁榜:我们马上要针对警方路面巡逻人员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高他们识别、处理精神疾病患者的能力;我们马上要组织急诊急救人员和120指挥系统的急救队伍培训,告诉他们遇到病人怎么办;我们还要加强对家属的培训,如什么情况需要送诊等,还要加大家庭的访视,请市民予以配合。我们和警方以及医疗机构要做到无缝衔接,不能再像这次事件,事前事中康宁医院没有得到信息。我们这条战线上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要提高服务水平和专业技术,将我们的精神卫生网络布置得更紧密一点。 晶报记者周亦楣 罗俊杰 晶报2015年05月26日A927
2016-05精神病患跑出院?别慌,原是康宁在演练
晶报讯(记者 彭晶 通讯员 邵春晓)一名患者突然跑出院外,工作人员紧急应对,突发情况最终得到了控制……昨日下午,深圳市康宁医院与辖区翠竹派出所联合开展应急演练,主要包括防暴恐、消防等突发情景。应急演练过程中,有市民误以为是真实场景,康宁医院请市民无需恐慌。 据介绍,深圳市康宁医院每年按计划开展应急演练,从而增强各方人员安全意识,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本次演练模拟了两个场景:其一为一名患者突然跑出院外,工作人员有一套紧急应对措施,让这种突发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其二为住院部突发火情,工作人员组织患者有序撤离现场,到达安全地带。 晶报2016年5月27日A08 http://jb.sznews.com/html/2016-05/27/content_3535182.htm10
2016-11深圳市康宁医院专家将做客《健康有道》节目为市民支招
《健康有道》节目是由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与深圳市广播电影电视集团联合主办的一档节目。11月11日晚8点到访节目的专家是深圳市康宁医院李秋明副教授,她将与市民在节目中分享《职场适应与人际关系》 节目主题: 职场适应与人际关系 节目频道及时间: 深圳电台先锋89.8:11月11日(周五)20:00-21:00 节目嘉宾: 深圳市康宁医院 李秋明 副教授、心理咨询师 嘉宾简介 李秋明,副教授、心理咨询师, 1983.7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从事医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培训与咨询工作三十余年,现任职于深圳市康宁医院心理危机干预部。曾任湖北省生理学会理事;具有劳动与社保部心理咨询师职业鉴定高级考评员、心理咨询培训师资格,现为深圳市医学继续教育中心兼职教授。 如果您有相关方面的困惑,现在即可通过《健康有道》微信(微信号:xfjkyd)来提问,或在节目播出期间拨打热线88310898直接与专家交流,欢迎收听! 深圳市康宁医院地址:罗湖区翠竹路1080号 深圳市康宁医院网址:https://www.szknyy.com